旁边的徐妙云听到这话以后连忙开口阻止道。
“陛下这朝廷跟小琉球那边已经有了协商,若是贸然这么做会落人口实的。”
而朱棣这边则是一脸气愤的说道。
“你看看这小子都干了什么事情,卖给朝廷的棉布给的价钱的确低。”
“可是他自己呢,恐怕赚的更多!就这样还嫌不够居然说什么免费给朝廷送支船队?”
“那小子会有这么好的心?恐怕这就是早就挖了坑糊弄郑和呢!”
“朕算是看出来了,他是一肚子坏水,怎么可能干这种吃亏的事情?”
徐妙云心里面很清楚。
朱棣不是那种小气的人,棉布朝廷得了好处,他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朱允熥把事情不明说。
把他这个皇帝糊弄过去,想要走瞒天过海那一套。
哪一个皇帝能够允许下面的臣子这么做?
换个人早被一刀砍了!
不过徐妙云心里面更明白。
朱允熥在大明的地位超然,有些事情少了他还真玩不转。
这别的不说,献给朝廷的高产作物,如今都喜获丰收!
朝廷国库充盈,这都是有赖于这位王爷,才有的局面。
全大明都知道!
可以说这位王爷在民间声望日隆。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盖过了朱元璋!
略微考虑了一下之后,徐妙云这才说到。
“陛下这件事情也许是另有隐情,瀛王并不糊涂,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情来。”
朱棣只是眯着眼睛,一脸不爽的
说道。
“朕是皇帝,他应该想着朕之所难,而不是处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朕能够容忍他这么长时间,也是看他为大明做出来的一些事情。”
“否则的话,怎么可能会让他在小琉球胡作非为这么久?”
“可是看看他都做了什么?时时刻刻都在谋算着,在朝廷身上得好处!”
“这还有臣子的样子吗?朕看他是想赚钱想昏了头!”
徐妙云看他如此生气,轻叹一口气,便劝说道。
“既然这样,不如让瀛王进京一趟问清楚,这误会也就解开了。”
听到这话,朱棣脸上露出沉吟之色。
走到椅子旁边坐了下来,捋着自己的胡须想了一阵。
上次朱允熥到了京城,用战舰换取了晋中的铁矿。
这种事情说不来,谁吃亏谁占便宜。
可是到了现在,朱棣集中了那么多工匠,连一艘战舰都没造出来。
这口气在他心里面已经憋了许久了。
自己堂堂一个皇帝,花了这么大力气做不成的事情。
可是在一个小小的琉球,他一个王爷轻轻松松就做到了!
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让朱棣真是觉得难以接受。
不过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另外一点。
朱允熥的确是有门道。
居然能够做出来让棉布价格大跌的机器起来。
这可是关乎到涉及民生的大事。
朱棣必须要问清楚他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
万一这机器要是流落民间造成的冲击,他这个皇帝都不敢去想。
如果换成一
个糊涂点的皇帝。
为了赚钱,睁只眼闭只眼,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是在朱棣这里不行!
他必须要保证大明王朝能够稳稳当当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