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臣非常的不满。
别的不说,光是摊丁入亩一事展开以后,他们到手的切实利益就少了许多。
而且士绅一体纳粮,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剥夺自己的特权。
主导这件事情的就是建文旧臣!
因此两派官员之间已经隐隐约约形成了对抗之势。
而朱高炽则是选择站在文官集团这一边。
可以说,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
都是因为各自的利益,不同的势力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既然朱棣现在想要打击朱允熥。
那就代表着朱高炽一派的官员必然受牵连。
而此时的朱棣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来不着痕迹的看了纪纲一眼。
看到他的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尤其是眼中神光乍现。
于是朱棣的眼睛微微一眯,挥了挥说道。
“继续监视小琉球那边有什么异常的动静,及时来回报。”
“属下遵命!”
等到他离开之后,朱棣想了一阵,然后对郑和说道。
“你马上就要扬帆出海了,不过在此之前还要帮朕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皇宫之中选取那些聪明伶俐之人,让他们习字读书。”
郑和听到这话以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陛下这是准备形成常例,还只是选出一批人来?”
“先选出一批人来吧,备用着!”
朱棣半眯着眼睛说道。
刚才通过纪纲的表现,已经让朱棣心中警钟长鸣!
说到底,锦衣卫是设立在皇宫之外,掌权的人如果做事不利,没有人监
督就要出大事!
所以在他的脑海里面就有了一个计划。
那就是在皇宫之内再设一个特务机构,专门监察锦衣卫!
其实这也是出于制衡的考量。
原本东厂制度就是出自于朱棣,不过历史之上是出于永乐十八年。
原因就是永乐十四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谋反!
这让朱棣陷入到了沉思之中,所以四年之后设立东厂。
虽然说大环境改变了,不过这一次的太子之位的争夺,让朱棣意识到了危险所在!
所以东厂的筹备也提到了日程之中。
不过现在朱棣还没有下定决心,因此只是想要试一试再说。
而此时朝中的官员对于朱允熥的打击面也开始扩大。
有人直接提出小琉球擅改国策,乃是意图不轨,应该加以惩处!
更有人指出。
朱允炆现在还滞留在小琉球,那是因为朱允熥怀有野心,有谋反之意!
可不管他们怎么闹,在皇宫里面的朱棣都是不表态。
一直等到这件事情闹得愈发不可收拾。
朱棣召集内阁成员,看着他们直接说道。
“最近朝廷里面的不少官员都弹劾瀛王,这当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该说的也说了,该闹的也闹了,那接下来就议一议。”
“该如何应对小琉球?”
杨荣一听这话,马上就拱手说道。
“陛下,如今前方正在打仗,情况未明就贸然以不实之罪,责问小琉球。”
“万一真的闹出什么事情来,那就不好收场了。”
“
所以微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