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释放出来了错误的信号,跟朱高煦之间有牵连的官员,明显会错了意。
他们这个时候集中上书弹劾朱允熥。
而朱棣则是对这些奏折留中不发。
不管你外面闹腾的怎么热闹,皇帝就是没反应。
这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手中拿着一份名单,上呈给朱棣。
“陛下这是那些弹劾瀛王的官员名单。”
朱棣拿过来之后看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小琉球那边最近还有什么消息?”
“属下惭愧,这么久以来在小琉球安扎的眼线不足,得到的消息也不多。”
对于这种事情,朱棣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心中甚至有些丧气。
朱允熥这小子是怎么经营的小琉球?
如何能够让这些百姓俯首帖耳?
连安插个探子都做不到,实在是奇也怪哉!
“有什么就说什么!”
纪纲一拱手便回答道。
“最近一段时间,小琉球倒是一片平静,迁过去的百姓被分门别类安置。”
“并且小琉球又建了几座炼铁厂和船坞,日夜不停!”
“而且周围有士兵进行把守,没有摸清楚里面到底是在做些什么事情!”
朱棣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这小子这么大的动作是想要做什么事情?”
很明显这句话是不需要回答的。
略微考虑了一阵之后,朱棣又开口问道。
“瞻基那边怎么样?”
“世子学习非常勤勉,而且时不时会跟随小琉球的官员前往各个衙门。”
“去那些衙门干什么?”
“这是瀛王临走之前安排的,说是要让世子了解一下小琉球的官署运作。”
朱棣捋着自己的胡须,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得轻哼一声。
“这笔帐朕以后会跟这个小子好好算一算的!”
他自然很清楚,朱瞻基现在所学的东西都是朱允熥有意识让他学的。
再结合之前科举改革一事。
朱棣自然明白,朱允熥还是想要借助自己孙子的手来完成自己的打算。
如意算盘打的可是真响!
说老实话,足底觉得要是真的能够做成,也是好事一件。
当然他希望是在自己手里面完成。
这并不是说朱棣想要贪功,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要是因为他担心后来者把事情给办成四不像。
要真是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做!
纪纲听到这话,眼中神采连连,在他听起来,朱棣这明显是准备对朱允熥动手了。
这可是非比寻常的信号。
要知道,现在朝中强调以大局为重,跟小琉球和睦共处的都是那些文官。
而靖难之役起来的这批功臣,天然对于小琉球抱有警惕心!
因为朱允炆在那里。
如果将来这前任皇帝来个反攻,他们这些人的功劳就会成为罪过!
虽然说这种可能性并不高。
但是这些功臣们依然不允许这种隐患的存在。
而在众多功臣之中,还有一个人的身份最为独特!
那就是战功赫赫的朱高煦!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靖难之役的功臣现在对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