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记忆之中有个大明皇帝,就曾经干过一件事情。
一时兴起带着几十万大军到边关去,结果自己还被人俘虏了。
发
生在什么时候他不清楚?
这也从侧面透露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皇帝的权利如果不加以限制,那很可能会出现让人目瞪口呆的结果。
跟小孩子玩核弹没什么区别!
于是朱允熥便开口说道。
“八股趋势可以作为最基础的人才选拔,越往上选拔就必须做的有目的性。”
“通过二次选拔将这些人分门别类,有些人能力强的就到地方上为官做具体事务。”
“言之有物,有长远目标之人则就要作为重点考察对象。”
“先到基层历练,让其知道基层官员如何治理地方。”
“入阁之后便能够协助皇帝更好的治理国家。”
他这一套也是根据自己的记忆融合而来的。
而朱允炆则是很认真的,想了半天,最后缓缓点了点头。
“你说的不错,若是位居朝堂,对于地方事物一窍不通,做事情难免考虑不周。”
“我就是在这方面犯了大错,可是照你这么来的话。”
“这选拔官员一事就要耗费不少心思!若是皇帝勤政还好说。”
“如果遇到那种能力不足的皇帝,一样还是会出现奸臣当道的局面。”
朱允熥主要是微微一笑,接着自己之前说的话。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要限制皇权,将这些任命中央官员的权利与其他大臣分享。”
“也就是说皇帝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必须要有其他大臣共同做决定。”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种环境之下得到皇帝和大臣
的认可,就说明其能力绝对不俗!”
“而且还要参照他的过往政绩,如此就能够尽最大可能保证选拔出来的人可堪大用。”
这时候朱允炆忽然心中一动。
“怪不得你整天看起来无所事事,但是小琉球运转如常,你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原来你把权利都给了夏原吉这些人,难道你就不担心这些人心中有别的打算?”
朱允熥自信的一笑,开口说道。
“我在小琉球选拔的官员都是自己亲自挑选的,而且也合作这么长时间了。”
“差不多他们是什么人,我心里有数,所以用起来也放心。”
“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一点后手都没有留,他们平时做些什么事情我都一清二楚。”
说到这里,他略有感慨的说道。
“只要有了明君,那么他选拔出来的大臣一般来说都是靠得住的。”
“能够将这股风气延续下去,那么整个帝国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这么做的好处之一就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能够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坏处就是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及时的应对。”
他越想越觉得总是少了一些什么。
朱允炆看他一脸思索就问到。
“你说的倒也不错,若是朝中大臣意见不统一,事情很有可能就会被搁置。”
“虽然你的想法不错,恐怕还有些地方值得推敲。”
朱允熥干脆就直接说道。
“这事情简单,回头我找那个老和尚还有夏原
吉他们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