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使者也是时常来大明朝贡。
倭国都已经分裂成南北朝了,这些使者也不过就是倭国的一些生意人。
嘴上说着好听的话,通过朝贡来换取好处而已。
而现在的琉球国老国王死了,新世子居然不登基,要等着大明的册封以后再称王。
这种事情可是很少见的。
态度可以说已经是极尽恭敬。
要不然的话,朱元璋也不会答应下来帮他们抵抗海匪。
黄子澄自然明白这些,眉头就皱的更深了。
“要是如此说来的话,宝安王这一次恐怕又要出风头了。”
“陛下将清剿海匪之事交给了徐膺绪。”
“他只是中山王的庶出之子,能力也不够。”
“想要完成这一次的任务,必须要得到宝安王的支持才行。”
“当此之时,殿下要早做打算。”
“要不然恐怕将来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轻轻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
“北有燕王,南有我这个好三弟,真是让我心中纠结万分。”
不过黄子澄则是想了一下之后,眼睛忽然一亮。
“殿下,我这里有一计,可以为殿下解忧。”
朱允炆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趣问道。
“计从何来?”
黄子澄捋着自己的胡子,得意洋洋的说道。
“宝安县如今有了市舶司,所以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也是宝安王重要的财源。”
“陛下罚了他50万两银子,结果宝安王眼睛都不眨,就把银子送到了
京城。”
“可见这海上贸易之利,要比我们之前想象的更加丰厚。”
“既然如此,这市舶司就不能交到宝安王的手中。”
“这个时候殿下应该交好宝安王,叙说兄弟情谊。”
“借着这一次帮助琉球国驱除海匪的时机,劝陛下将他的封地移到澎湖一带。”
这让朱允炆脸上露出大喜之色。
毕竟在他的印象之中,澎湖列岛这些地方可以说是可有可无。
与大明的疆域隔海相望。
更重要的就是这些岛屿现在还是蛮荒之地。
之所以占领这些地区,就是因为要保护泉州。
这里可是一个重要的海港。
如果要是能把朱允熥弄到澎湖去。
朱允炆也就能够少一块心病,无论他多大的本事,在这些岛屿之上也施展不开。
将来他登基称帝之后,就可以专心的进行削藩。
念及此处,他当即便说道。
“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如何能够劝说皇爷爷答应下来?”
黄子澄略微思索一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殿下不用过于忧心,陛下三番五次敲打宝安王所为何事?”
“无非就是因为这位王爷不受约束,行事往往天马行空。”
“这一次殿下应该主动向陛下建议,请宝安王出山解决澎湖之事。”
“并且言说市舶司之利害,必须要有人坐镇澎湖列岛。”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沿海平静,如此一来,其他如同泉州和金陵都可以设置市舶司。”
“这样一来于国有,利于民
有利,陛下没有理由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