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心中有了计较,朱允炆便拿定了主意。
次日一早入宫面见朱元璋的时候,他便直接开口说道。
“皇爷爷,如今琉球国求援之事,孙儿担心徐膺绪未必能够做得到。”
“如果事情不成,岂不是损了我大明国威。”
朱元璋听到这话以后,脸上露出和煦的表情,轻声的问道。
“跟咱说一说,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最为妥当?”
于是朱允炆便侃侃而谈。
“三弟虽然做事情有些不守规矩,不过本事还是有的。”
“就看他短短时间就平定了陈祖义之乱,就能够证明三弟才华出众。”
“因此孙儿觉得这一次的事情应该交给三弟去做。”
“琉球国之事只能胜不能败。”
“否则的话,其他的藩属国看到之后,可能会产生出别的心思。”
他在跟朱元璋斗心眼,这怎么可能瞒得过去?
老朱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就已经有了计较。
朱允炆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
他这边一张嘴,心里面想什么根本就瞒不过朱元璋。
朱允熥私自出海的消息,他自然是命宋忠将消息封锁,根本就没有外传。
更重要的就是,朱元璋始终心里面还是有些不落底。
所以一直都把军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自从平定陈祖义之后,他基本上就不再让朱允熥带兵了。
其中是何缘故,朱允炆不可能不明白。
思虑一番之后,朱元璋便开口问道。
“允炆啊,难道你就不担心允熥将
来手中掌握了兵权之后,势大难治?”
这话语中充满了担忧之意。
朱允炆听到之后,露出来一抹笑容。
“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三弟跟孙儿一脉同源,孙儿自然希望他能够做成一番功业。”
“不过孙儿心中也想过,为了避免今后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所以就有了一个主意。”
朱元璋的嘴角微微勾起。
“那你就跟咱说说,你有了什么想法?”
“三弟这一次只要是能够成功完成琉球国之事,就可以因公受赏赐。”
“允熥做的荒唐事,你这个当哥哥的难道说没有什么耳闻?”
“年少轻狂,难免肆意妄为。”
“哦,你的意思就是说咱不应该为难他了?”
朱元璋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之中略带不满。
而朱允炆连忙起身行礼说道。
“孙儿不敢,皇爷爷之所以对三弟进行责罚,也是爱之心则之切。”
“希望他能够成才,为我大明守护海疆。”
“不过老是这么压着,也不是什么好事,让他一身才华难以得到施展。”
“所以孙儿就想着不如让他改封到澎湖。”
“这里虽然说与内陆不接壤,但是位置却十分的重要。”
“以三弟的本事镇守澎湖之后,海上的倭寇便不足为虑了。”
澎湖?
在朱元璋的印象之中,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自宋朝开始,澎湖地区便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
元代之时设立澎湖巡检司。
不过后来
朱元璋为了禁海撤销澎湖巡检司。
因此他对于朱允炆的提议,心中多多少少有一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