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朱载壡转向了李本,其声调也刻意抬高了不少,“你们要记住,这数学啊,数学是重中之重,算学好的,可有优先权,优先在户部,工部历事,同时之后南京吏部分职的时候,也1律优先考虑,算学好的先分配。”
这话,可不单单是说给李本和那些个学官们听的,更是说给周围的率性堂监生们说的。
果不其然,听到这话之后,那些个监生们的脸色都变得有些潮红。
他们读书不就是为了当官吗?
本来这当官就很难,虽说他们国子监出身的,是可以直接在结业之后,参与历事,并且入朝为官。
但是!
监生出身的他们,往往要比科举出身的那些个士子要低上那么1个档次。
这主要就体现在补缺上。
官职就这么多,1个萝卜1个坑的,只有有人退了,才会有空缺,那么就需要补缺。
可是往往自己这些个监生的补缺等次是低上科举出身的1等,这使得他们往往只能得到1个虚缺。
而如今,太子这1番话出口,就相当于给这些国子监的监生们打开了1条路。
优先级提高啊,这是多少幸运的事啊。
想到这,不少监生在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学会算学,毕竟这跟当官直接挂钩啊。
而朱载壡自然也是时刻注意着那些个监生的反应。
这些个监生,1个个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历练,还不会隐藏住自己的心态,1个个都把内心的想法写在脸上。
朱载壡只是1眼,便已经知道这些监生,大部分人都已经动心。
好,好呀,这样算学就能推广下去了。
只要国子监起到了表率,那么天下那些个府州县卫的学校,以及各个书院,必然也会相继跟风。
到时候,算学大兴,就指日可待了啊。
算学必须要大兴,这是基础,是教学的基础之1!
“对了!”
说起算学,朱载壡又突然想到了另1个点,于是乎,他将目光重新移向了李本。
“李祭酒啊,这南京的国子监,除了教授部分监生《大诰》之外,还教习些什么??在律法这块。”
李本听到这个问题,顿时脸色1僵。
好嘛,这个问题他昨晚上也没有想到,他实在没想到,这太子殿下会对于课程内容如此在意。
他还以为太子此次前来,就是来听经,解惑的,自己还特意看了遍4书呢,结果呢,1点都没有用上。
李本想到这,心中1阵郁闷,但是又不敢表露出来,并且这个问题,也让他很是为难。
气氛1时之间陷入了沉默,朱载壡也不说话,只是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李本。
李本只觉得这无形的压力更胜,已经被风吹走的冷汗,再次从背上渗出!
“殿下——”
李本最终开口了,没有迟疑太久,但是这短短时间之内,朱载壡给予他的压力是他难以想象的。
他的声音变得有些颤抖,“监内的学官…呃…有限,加上老臣这个祭酒,以及两位司业,以及1位监丞,也只有4十7人,这…”
“只有4十7人??”朱载壡这时表情有些变化了,露出了些许吃惊。
他实在不敢想象,这小4千人的1个帝国最高学府,教师居然只有4十7人。
不,还不到,因为这4十7人,相当于把祭酒,司业,也就是校长,副校长也算上去了。
平均下来,1个教师要教1百来个人??这多少让朱载壡有些吃惊。
这能教得过来??怕是都是自学了吧——
“殿下——如今,监内的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专司教职的人,不过4十人。”
李本只觉得自己的喉咙有点干涩,他咽了咽口水,抬眼望了眼朱载壡,又随即低下头,他变得支支吾吾,“所以…殿下…”
“呃——”
朱载壡已经明白他想说什么了,“也就是说,因为人数的问题,整个国子监,现在就只教了《大诰》?”
“是的,殿下!”李本的腰已经弯到了极点。
“恩——”
朱载壡鼻间轻哼了1声,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他的内心却早已活络起来,他心中跟明镜1般,早已将这个问题看透了。
这应该不单单是人数不够的问题。
还有1个原因,就是现在科举考试出了问题,它不考律法,就考些儒家经典,这玩意是有用,但是不能只侧重1个点啊!!
这开朝以来,历次科举考试又不考这律法,又哪里会有监生,或是教师主动去钻研律法呢?怕是都把精力放在了儒经身上了。
但是律法是必须要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