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壡的这个问题,是最为简单的,乃是出自《9章算术》的勾股章,放在后世来看,用个勾股定理就能解出来。
但是现在是明朝,不能强求过多,所以朱载壡只是挑了这个问题来问。
若是他能知道勾股的原理,那么解答起来并不难。
结果也没有让朱载壡失望,那个看起来比较内向的监生,回答起问题来,倒是思维敏捷。
“回殿下的话,门的高有9尺6寸,而广则为…有两尺8寸。”
“好!”
朱载壡1声叫好,与此同时脸上的笑意这才扬了起来,“这才算是学过了嘛。”
此话1出,1旁的李本也是长舒了1口气。
“殿下,您这道题是出自《9章算术》的吧。”
李本见到朱载壡点头之后,再次开口,“老臣这边除了这本之外,如今可供学官们讲授的还有《周髀算经》,《测圆海镜》,《张丘建算经》,《缉古算经》,《新法算书》,《孤矢算术》。”
听到李本这话,朱载壡也不由得吃了1惊,说来惭愧,对于古籍这块他其实并不太懂。
也就上学时看过9章算术,记得些题目,李本所说的书籍,除了第1个,其他的他并不太清楚。
不过,这并不妨碍朱载壡说几句场面话,“恩,李祭酒的辛劳,孤是看在眼里的,辛苦了。”
李本1听这话,心中1喜,嘴边的话再次冒了出来,“这些书啊,1开始还凑不齐这么多本,像是《测圆海镜》1书,1共有十2卷。”
“但是我南京国子监的藏书阁内,居然只用残卷3卷,老臣又去了南京的翰林院,也是不齐。”
“是老臣舔着1张老脸,往南京行人司那讨要了数本过来,才算补齐的。”
“行人司——”
李本的话虽说是在很明显的邀功,但是其中的1些内容还是成功吸引了朱载壡的注意力。
这藏书问题…确实是比不上行人司的。
所谓行人司,其实就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外交部。
它跟礼部,还有鸿胪寺不同,后两者都是别的国家来了,进行接待。
而行人司则是对外的联系,当中的行人就类似于后世的驻外使者,但这只是1开始的职责。
等到后来,职责进1步扩大,发展到了诏敕,册封,抚谕等等都要用到行人出使。
同样的,因为明朝两京制度,行人司也分为了两个,南京的行人司自然是不能承担起出使的任务,因此只设了个从7品的右司副,无所职掌。
但是,这藏书是1点都不少。
行人司的这些行人每次出使,都会携带大量书籍归来,洪武,永乐两朝差不多5十来年的时间,让南京的行人司积累了大量的书籍。
“你放心,这些功劳,孤都看在眼里。”
朱载壡看向了李本,“记在心里的。”
“殿下——”
李本从眼角中挤出几滴泪水,“谢殿下劳心牵挂老臣——”
“恩——说说吧,这南京各部的官员们考的怎么样了?”
朱载壡之前还让高拱通知南京各部,尤其是户部,工部的人要去参与考核,如今第1批考核的结果自然是已经出来了,并且也已经交到了朱载壡手中。
朱载壡甚至也看过了,但是他还是要问下李本,无他,测测而已。
“呃——”
李本听到朱载壡这番询问,老脸1僵,“呃,勉强,勉强能过。”
“勉强?”
朱载壡的嘴角1勾,露出些许冷笑,说是勉强,其实都是往那些第1批参与考核的人脸上贴金了,这帮子人能合格的就没几个。
就这样的人,居然还是户部的官员,干些什么吃的都不知道!
“当官怎么不勉强?勉强就不要当!”
朱载壡的语气很冷,而后又是1声轻喊,“拟谕令。”
话音刚落,便有1个贴身侍女小跑着来到朱载壡身边,“殿下——”
“恩,跟高拱好好说1声。”
“诺——”
那侍女当即应下,取出1块木板记了起来。
“之前是不过关的是留职查看,有补救的机会,现在,从即日起,第2批考核,乃至之后考核不过关的,直接降1级!”
朱载壡的脚步不停,继续行走在成贤街上,“降级的官员,还要继续考核,还是不过,继续降!”
“至于第1批参与算学考核不合格的,继续参与第2批,也按着这个法子执行!”
朱载壡说到这,将目光放在了侍女身上,“你把这点要求跟高拱转达清楚了,这点必须要执行得彻底!1个个户部当差的官员,连个算学都不能过关,像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