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韩云支敬礼离去。
刘裕和慕容农、高韬三人相视而笑。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韩云支做了先锋,对晋军太有利了。
既然韩云支不做郡守,那就另外派人。最后决定从新政官员中推荐了一名年纪三十多岁的汉子,名字叫管护,字卫,连起来竟然是管护卫,要是谢瑍在此一定会暗笑不已。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就像后世有些人的名字也一样:秦寿,刘芒,庞光大;范建,甄健,赖月金;付豪,管理,任民毕;费彦,段珍,谢丽婷等等。
这个管护,据说是管子的后人,别说他的法家理论真的很厉害。可惜谢瑍不在,不然完全可以好好切磋一下的,说不定又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家伙。平素不苟言笑,正直严谨,对于新政有不少新的见解,当然未必都是符合谢瑍心意的。譬如,管子虽学承儒家,他可是秉承“性本恶”的,所以人必须要严格教育,不然的话,人就会自然而“恶”。其实笔者到认为,管子“性本恶”说,也不是指人的本性生下来就是“恶”的,而是说人学坏容易学好难。或者从辩证法的观点看,一分为二,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因为“私利”关乎个人直接利益,所以人更容易偏向私自,如果自私过分,甚至不择手段,那显示的就是“恶”。其实人人都有私心,私本身并非恶,而是本心。自私自利到损害他人利益就构成了恶。善呢,往往需要付出更多,收获却未必多,或者根本不曾为了收获而付出亦或付出和收获不对等,这样的人少。也正因为少,所以才可贵。公而忘私之人,过去称为圣人。现在可以称为“公仆”,这样的人有吗?当然有啊,上古的伏羲观天察地,神农尝百草,燧人氏钻木取火等等,中古如孔圣有教无类,宣扬“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再后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文正公,“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近代如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扯远了似乎。
刘裕让高韬跟他谈话,看看他个人有什么意见。
管护此人倒是干脆,慨然应允,愿意担任此职。高韬再三嘱咐,新政为本。刘裕又留下五千兵马镇守玄菟,并对郡尉面授机宜,确保后方安全。不管高韬还是刘裕,都倾向从新政人员中选拔代理官员,这也是谢瑍没预料到的。后来谢瑍听说此事,不禁大加赞赏。
高韬培训的300多号人,一个月的培训,选出了120人,进入新政队伍,其余人回各连队,一旦需要,按照成绩依次选用。因为玄菟关系重大,高韬再次给管护留下十人,以确保新政实施;同时给襄平再增六人,其中三人去平郭(今营口南30公里偏东,注意,此时营口还在海中)施政。
一切准备完毕,就等兵发鸭绿江畔了。
回过头来,再说金城关的谢瑍。
乙未庚辰(六月初九)辰时,谢瑍在金城关检阅大军。下达整训命令,令大军进行全员登记,建立军兵档案。所有超过五十岁的军兵,发放安家费回家务农,并按照当兵年限,超过二十年军龄的,一律免交赋税。所有军属,每年四时,有各郡县给予慰问。凡是独子的,可以申请退伍,回原籍赡养父母,发给路费,作为预备役兵员。不愿退伍的,另编一军,入后勤编制。凡是留在河西,就地扎根成家的,可以将家人接来,所有补偿物什,一律加倍补给。这是谢瑍经营河西的一个举措,没有人,再想什么都没用。并号召大家,欢迎将亲朋好友接到河西安家,一律发给双倍安家费和补偿,其他事务按律执行。
谢瑍这么做,一个是剔除老兵油子,年轻化大军。另一个减轻后勤压力。现在金城关兵力已经超过十万。姑臧也有近十万兵马,而关中未达的兵马也有近十万兵马,实在太多了。经过了解如果这次减员成功,可以减掉三万余人。减下来的人,又可以就地安置,增加人口基数,对恢复生产和生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谢瑍发函给魏平和张虎,姑臧兵马也以此办理,尽量让这些退伍老兵就地安置生根。将来姑臧可是谢瑍君临天下的重中之重。留下这些受过训练和新政熏陶的退伍老兵,对于地方绥靖和增加人口基数,稀释河西游牧民族,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举措,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谢瑍命李系暂代金城关郡守,负责减员事宜。
然后,谢瑍忙着做的有两件事,一件是看看水泥进展;另一件是,搜集□□材料,研制□□。
对于水泥,谢瑍所知不多,虽然前世他到过不少的大型水泥厂和中小型水泥厂看过。他所知道的那些流程,现在根本没办法用。好在他知道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制成的水泥性能最好,还有就是勃兰特水泥的基本流程。
他到了墨羽他们试制的现场,才觉得墨羽的可爱。满地上不远就是一个实验块,密密麻麻派了几百块。养护的很不错,没有裂璺。
墨羽看到谢瑍到了,急忙过来相见。
“都督,现在基本的生料比例已经确定了。”墨羽指着这些地上的试验品,都有标记日子:“就是现在,得做一个冲击力固定的东西,来确定哪个强度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