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玉瓒出了玉泉宫,一路疾走,也就到了勤政殿。还未进殿,就见一个小内侍到了玉瓒跟前,跪下行礼道:“回皇上,灵妃娘娘请皇上您过去用点心。”玉瓒就皱眉道:“请她自己吃去吧。”那小内侍还是斗胆道:“娘娘说了,今日请皇上吃的点心,并非宫里贡品,而是娘娘亲手做的……”玉瓒见小内侍吞吞吐吐的,反更不悦。“她还说了什么?”
那小内侍见皇上神色不耐烦,赶紧就道:“娘娘说,这红豆莲蓉的马蹄酥,是皇上小时候最爱吃的。因此,娘娘早膳之后,就去了御厨房,亲自赶着做了出来。如今点心已经出笼,娘娘一心等皇上过去品尝。”玉瓒倒是愣了一愣。不想这些,灵雨竟还记得。
那一年,他九岁,因去母妃坟茔祭奠,半路回来,天却是刮了大风。那风阴瘆瘆的,只吹得车马不能前行。恰巧,宰相姚璟出车经城门外出去。那风虽大,可与姚璟却是顺风,姚璟见了前方停滞的是二皇子的车马,便调转马头,着意护送玉瓒回皇宫。说来也怪,待姚璟调转马头后,那大风却又停了。玉瓒因心情不好,对着姚璟说,只不想回宫,想去一个地方散心。姚璟就毛遂自荐,说他自家的宅院虽处于喧闹之中,但大抵上还清静幽雅。玉瓒也就点头。
姚璟遂同了玉瓒,辗转去了姚府。也就是在姚府,玉瓒在后花园散步,无意之中救下了因摘花落水的灵雨。姚璟的夫人,彼时还在世,听说二皇子殿下来了,就在厨房里做了些精致可口的小点心,用盘子摆放了,送去了招待玉瓒用餐的正厅。美食虽多,但玉瓒独爱一种红豆枣泥馅的马蹄酥。
姚璟的夫人心细,在玉瓒回宫时,又送了他许多。这一切,都被当时才四岁的灵雨看在眼中,从此也就记下了。当然,后来玉瓒也在宫里吃过御膳房特制的马蹄酥,但总觉得缺了姚夫人烹制的味道。现在,玉瓒听了这内侍一说,不禁幽幽想起了旧事。今早匆匆从行云宫出来,有些紧要之言,他却还没来得及与灵雨细说。也罢。这个点心小宴,不如就去会了吧。
“告诉灵妃,朕用过了午膳就过去。“玉瓒想着自己案几上那些堆积如山的折子,还是不能放下心。在安歌那里,呆了小半日,荒废了些许时辰,到底要趁中午用膳的时候,补回来。那行云宫的小内侍一听皇上允诺,心里不禁惊喜,赶紧跪下磕头道:“奴才这就转告灵妃娘娘去。”说完了这话,这小内侍退下后,就一溜烟走了。
那厢灵雨正同了碧蟾诸人,将那些点心,一一摆在了寝宫偏殿的小桌上,且用碗盖子盖好了。碧蟾就问:“娘娘,皇上到底会不会过来?”灵雨就道:“打铁须趁热。所以,我宁愿乏着身子,将这些点心,赶着做出来。”碧蟾感叹:“娘娘待皇上的心,果然昭如日月。想皇上知道,心里必然感动的。”
灵雨就命几个宫女过来,将她搀扶着坐下,又叫一个小宫女拿着“不求人”,继续给她捶腿。她慢慢同碧蟾道:“本宫与皇上,到底行了夫妻之实。本宫思忖,想皇上待我,总会和以前不一样。”碧蟾陪笑:“主子说的是,这人心可不都是肉长的么?奴婢想,这来日方长的,皇上总会知道……”
灵雨语意幽幽:“但愿如此。不过,今天本宫亲手制作的红豆枣泥马蹄酥,的确有本宫嫡母的味道。想皇上品尝了,一定龙颜大悦。”一语刚了,就见那出去传话的小内侍,气喘吁吁地走了来。灵雨见了,就紧张问:“皇上怎么说?”那小内侍就笑着回:“娘娘,皇上说待用过了午膳,就到您这里来用点心。”灵雨一听,果然面露微笑,因觉身子也不困乏了。她从榻旁站了起来,看了看寝宫四处,吩咐碧蟾道:“那墙上挂的那幅图不好看,太素净了。你赶紧去换副别的。那案几上的一个墨玉斗,也陈旧了,也要撤下。那花瓶里新插的梅花,也有些蔫了,还是要换新鲜的好。”
那灵雨口里一面说,底下的宫女们一面就手脚不停地忙着团团转。碧蟾有些扛不住,因问灵雨:“娘娘,究竟这里,每日都干净无尘的。若重新打扫了,也扫不出什么灰尘的。莫如……”灵雨就喝道:“你懂什么?究竟本宫这里,要与中宫不同。”碧蟾就不敢吱声儿了。灵雨忽想起一事,便又对碧蟾道:“待用午膳前,本宫需写一封信,你将此信托人交给老爷。”碧蟾点了点头,她觉主子自被临幸了,这脾性儿就越发大了起来。底下的宫女们,见主子细心检查各处,更是不敢有一点疏忽。
那玉瓒既有要言与灵雨说,午膳后也就过了来。灵雨见玉瓒来了,赶紧率宫人在门口迎接。玉瓒就道:“朕一向喜轻装简从,你这样的排场,却是朕不喜欢的。”灵雨就半跪着急急解释道:“皇上误会了。臣妾此番,只不想被皇上认为怠慢了,因此才这般。臣妾自打入了这行云宫,行事便一向低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