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晚晴私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安心的,加上平时的时候,她又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跟北北好好谈谈这件事,北北自己也不问,她就更加找不到机会说了。
所以,借着启蒙教育的课程,她灵机一动,就想到了借着这个机会,也许可以试探一下小奶包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难道就真的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一点都不感到好奇和向往吗?
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未免也显得不太符合常理吧?
哪有一个正常的小孩子,会不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抱有一丁点的渴望的?哪怕是最基本的好奇心都可以……
但是北北却从来不问,甚至连提都没有提过一句。
慕晚晴实在没办法不感到担心。
如果是因为北北缺乏常识,脑海里没有“父亲”这个概念,那也就罢了。
可她担心的却是,北北从小就聪明,如果早早就知道了“父亲”的概念,却问也不问,提都不提,那就很有可能是因为某种连她都不知道的原因,让小奶包早早地将那种渴望和向往的感情,压在了心底里,只字不提。
慕晚晴不能说,小奶包的这种做法是对还是错。
但她却免不了会担心,有些情绪积压得越久,如果迟迟都得不到纾解和释然,就有可能形成更深的伤害,甚至变成心里的一个结。
这样长久下去,不管是对小奶包的心理健康,还是其他方面的成长,都是没有半点好处的。
慕晚晴自己也曾经体会过那种将情绪压在心底、不能纾解也不能释怀的感受,因此,她更不希望北北也经历这些。
因此,在找到机会之后,慕晚晴便试探性地跟北北提起了这件事。
因为担心贸然提起这个话题,会惊吓到小奶包,她甚至都没敢单刀直入地直接将话题提出来,而是先给小奶包做了一番直系亲属方面的常识科普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问北北,他有没有什么想问的。
那个时候,北北才四岁出头,圆乎乎的小脸蛋上带着婴儿肥,一身甜软的奶香气,大眼睛忽闪忽闪,走到哪里都是被人称赞一声可爱的小萌宝。
不过,北北学说话很早,哪怕四岁的时候,小乳牙都还没褪掉,说起话来却已经十分清晰干净了,一点都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拖泥带水,让人忍不住想笑。
可能是因为天生性格的原样,小家伙从小就早熟机灵的很。
就连有时候,慕晚晴跟他说话,他都喜欢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样子,瞧着一本正经,格外的可爱。
而当慕晚晴在问起他想法的时候,小奶包手里捧着科普用的儿童启蒙书,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小脸上的神情若有所思,那一双了然的清澈眼眸,差点儿让慕晚晴脸上的笑容都维持不下去了……
那种仿佛被四岁的儿子一眼看穿内心小算盘的感觉……
简直是说不出来的囧囧有神!
慕晚晴心里一半是汗颜,一半是窘迫,僵着一脸的笑容,恨不得伸手抹一抹头上无形的虚汗,强忍着不自在的感觉,柔声问北北:“怎么了,北北?是妈咪说错了什么吗?”
四岁的小奶包意味深长地看了她好一会儿,才不急不慢地摇摇头。
一开口,仍是奶声奶气地声音,却莫名显得胸有成竹,充满了一种与年龄完全不符的笃定意味:“妈咪科普得很好,没有讲错。”
慕晚晴继续尬笑,小心翼翼地试探:“那……北北就没有什么想问妈咪的吗?”
她在给小奶包科普的时候,可是特意重点讲到了“父亲”的存在,还有意无意地提起过,说正常家庭的小孩子,都有一个妈咪,和一个爹地,然后才有了小宝宝……
她都把话说到这一步了,暗示的已经够明显了吧?
以北北的机灵劲儿,如果他之前是因为不知道有“父亲”,所以才提都不提的话,那听到这里时,心里也该有想法了吧?
正常逻辑下来,北北如果心生好奇,肯定会顺势问起慕晚晴——既然小孩子都有爹地和妈咪,那他的爹地呢?
慕晚晴也暗戳戳地做好了准备,只要他把这个问题问出口,她就能顺理成章地把早早就准备好的解释说给他听,也好让小奶包明白,他就算没有爹地,也并不比别人家的小孩差了什么,因为妈咪会更加加倍地爱他,他完全不用因此感到自卑之类的……
慕晚晴准备好了一大锅的心灵鸡汤,摩拳擦掌地准备喂给小奶包,帮助他解答所有迷惑。
可是万万没想到……
她虽然做足了准备,可小奶包自己……却完全不给她这个机会!
北北当时听到她这个问题后,便放下了手里的书,摇了摇头:“没有哦。”
慕晚晴嘴角一抽:“……”
头顶上顿时就有几条黑线唰唰唰地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