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做父母的,她自然看得出来,在很多方面,宫彧对北北和臣臣两个孩子,完全是一视同仁的。
即使北北对他怎么都看不顺眼,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他,在很多事情上故意和他过不去,宫彧也从来没有真正跟北北计较过……
顶多,就是把他当成一个调皮的熊孩子,吓唬一下。
还没等北北服软认输呢,他便又不计较了。
这些事情,慕晚晴其实一直都看在眼里,也十分感激。
男人和女人的温柔,终究是不一样的,而宫彧作为单身父亲,对两个小奶包的照顾方式,也跟慕晚晴这个单身母亲,完全不一样。
慕晚晴也不可能用自己的情况来要求宫彧,相反的,她倒是觉得宫彧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正好能够与她形成互补,这样对两个小奶包来说,无疑是更有好处的。
但也正因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不同。
臣臣从小没有妈咪,又渴望妈咪,所以慕晚晴所能代表的“妈咪”的温柔形象,能够很轻易地被他所接受,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而这种依赖性,如果表现在行动上,就显得臣臣格外的黏慕晚晴,时时刻刻都想赖在她身上。
这本身就是一个小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向往。
而这种情节,几乎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又因为小孩子的单纯和不懂掩饰,所以难免就显得更夸张和直白一些。
但是与之相对的,北北的情况却又和臣臣不一样,
他从小是跟着妈咪长大的,在生长过程中,他从不缺少来自慕晚晴的母爱,在这方面早就已经饱和了。
然而,因为从小没有父亲的缘故,也会使得北北对“父亲”这个形象的理解,形成一定偏差。再加上不同的孩子性格也不一样,这一点从北北和臣臣身上,就能明显看得出来。
臣臣一直渴望着能有一个妈咪。
因为这种渴望的存在,臣臣便会一遍一遍的在心里勾勒着“妈咪”的形象。
而在他的想象中,“妈咪”是美丽的、温柔的,笑起来时十分温暖,还会有香香软软的怀抱,能够将他抱在怀里,感觉到十分安全。
这样一个凭空想象出来的美好形象,在慕晚晴出现的时候,被臣臣直接套用到了她的身上,然后……小家伙便喜出望外地发现,慕晚晴身上的每一点,都完美符合了他对“妈咪”的想象,几乎就是量身打造的一般。
于是,顺理成章的,臣臣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慕晚晴这个“妈咪”,甚至对她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亲密和依赖,满心满眼里都是她,连自家亲生的爹地都不要了……
而北北则正好相反。
他跟臣臣的出生环境不一样,成长经历也不一样,种种外在条件影响之下,也造成了他们的性格本质上就不太相同。
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在于……
北北对“父亲”这个形象,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和向往。
按照常理来说,小孩子对父母的期待和向往,本来应该是与生俱来、不分高低上下的。
但是在北北的身上,慕晚晴也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错,竟使得这个小家伙对“父亲”没有多少向往的感情,反而更多的依赖她这个妈咪……
这种情况对于北北来说,也不能算是不好。
毕竟在过去,他一直跟着慕晚晴生活,小小的世界里除了妈咪以外,再没有其他亲人。
而在慕晚晴一开始的人生规划当中,她是打算自己一个人将北北抚养长大的,压根就没想过要结婚、给北北找一个“后爸”,一起照顾他这种事。
所以也从一开始,慕晚晴虽然没有刻意干扰过北北对“父亲”存在的想法,但是也同样没有试图给他灌输过这方面的事情,更多的反而是抱着一种放任自流的想法,任由北北自己选择。
如果北北想要爹地,渴望有一个“父亲”保护和宠爱他。
这本身也是孩子的正常心理,慕晚晴并没有打算干涉,更不会强迫他必须放弃这种想法。
她甚至早早就打算好了,等到北北长大了,懂事之后,如果跟她问起父亲的事,她也会尽量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委婉的将他的身世告诉他,即使北北刚开始可能听不懂,但等到他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的。
她没有打算隐瞒北北,却也不希望小奶包的心里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
因此,在北北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她就早早地做好了准备,甚至在心里排演过好几次,只等着北北有朝一日问起他生父的事情时,她能够给出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