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来了些亲戚给徐梦曦的爷爷奶奶拜年。郭琴和高红霞礼貌热情地招待他们,郭琴掌厨,高红霞打下手。
正月初二,徐德江一家三口驱车赶到徐梦曦外婆家。徐梦曦外婆名叫方睿晓。他们到时,孙甜甜一家三口已经坐在客厅,与两位老人关切慰问。高红霞一到,便系上围裙,去厨房准备午餐。高红霞姐姐高梅便跟进去一起处理。客厅茶几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糕点甜品,可方睿晓仍觉不够,又从房间里捧出很多。茶几上的食物都快堆成山了。她走进厨房,欢心喜悦地和两位女儿谈笑风生。
徐梦曦走进厨房,问是否需要帮忙。
方睿晓说:“你玩儿去吧,以后等你成家,活有你干的。”
方睿晓一共养育了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她最满意大女儿,因为大女婿家财万贯,名声远扬。高红霞一直有点嫉妒自己的姐姐,姐姐永远比她更优雅更迷人,也更受人喜欢。最令方睿晓心痛的要数小女儿高冰。小女儿很不听话,年过四十,开一家简单的理发店,未曾结过婚,穿的服装艳丽质差。她理发技术不理想,徐梦曦对此依然记忆犹新:在自己小时候,高红霞带着徐梦曦来理发。店里就高冰一名理发师,即是老板,也是员工。小小的徐梦曦坐在沙发上静候。她看到面前的转椅上端坐着一名中年男子,穿着理发围裙。高冰手握剪刀“咔嚓咔嚓”剪着,突然,她剪到男子的耳朵,鲜红的血液顿时滴落在白色地砖上,化成一滩艳红。吓得徐梦曦跑出理发店,再也不敢让高冰给自己理发。而且高冰每次给徐梦曦理发,都不是徐梦曦想要的效果。有次徐梦曦想要她为自己剪成当时班主任那种齐耳短发,可高冰却把她头发剪得宛如男生的短发。这令徐梦曦在那段时期,饱受班上同学讥笑。
通常,高冰很少回家,正月里会回来一次,买点衣服礼品给父母。每次看到小女儿的孝心,二老瞬间眉开眼笑。
可高冰屁股还没坐热,方睿晓就开始唠叨:“你这么大年纪,还不结婚!之前给你介绍过多少男子,你东挑西选,一个都看不上。之前介绍给你的那些男子,现在都成家立业,混得不错。你别再剪头发了,干这种活很难嫁出去。”
“我不剪头发,我靠什么生存呢?”
“让你大姐夫给你在厂里安排一份工作,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高冰四岁时,她父亲奉她祖母之命,将高冰转给她大伯抚养。她大伯只有一个儿子,算命先生给他大伯算过,此生唯独一个儿子。她大伯和大伯母怕老来冷清无人照料,便请求他们的祖母。高冰父亲是个极其孝顺的儿,毫不犹豫答应了母亲请求。
然而在高冰十三岁时,她大伯大伯母又将她送回老家。原因有二,一是初中在镇上,离家太远,怕给高冰上学造成麻烦。高冰老家的初中就在乡里,回老家上学方便。二是高冰生父是工人,回来的话以后有机会当工人。
于是高冰就回来了。高冰的父母很快便怀疑,大哥送回高冰不是因为那两条原因,而是不喜欢高冰。不知怎的,高冰贪玩偷懒,爱占小便宜,语笨言粗,更不用提读书学习了。即便如此,高冰的父母不忍心打骂责备,觉得亏欠高冰多年父爱和母爱。
在高冰年轻时,她父亲花八千元给她买了居民户口,又托乡里领导关系,在乡里化纤厂为她求得一份工作。可她生性散漫,不愿被规矩管束,常常迟到早退。也不擅与人交际,不受单位领导和同事待见。这份工作没做两年,她就辞职,跟着乡里理发师学起手艺。她经常与一些在方睿晓口中是“不三不四”青年们混玩,这令方睿晓觉得她给家里抹黑。
她说:“我才不要上班,还是自己做老板自在。当职工,得一直被领导管,不小心做错点什么,免不了被训斥。这种日子,我可受不了。”
“你这理发店老板,手下一个员工也没有,生意惨淡,收入不好。我问你,你现在手头上有多少钱?”
“现在生意难做,钱也很难攒下。今年养老保险估计交不成了。”
“你缺多少?”
“差五千。”
方睿晓从卧室里取出一本存折,放在高冰膝盖上,说:“这里有七千多块钱,是我这几个月拿到的养老金,你拿去交养老保险。别乱花!”
“我多大了,哪里还要您给我钱。”高冰一边口头推却,一边把存折放进口袋,“谢谢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