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学期生活,充实又忙碌。
张筱青穿梭在图书馆和工作室,课余和双休日在校外接兼职。
2008年5月中国西部某地发生了一场举国为之所痛的大地震。
全校师生忙着捐款、献血,甚至有不少同学前去支援。
她自幼生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感受不到这种天灾,可新闻里那些手举字牌找人的场景,深深地震撼内心。包括她在内的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在为灾区的同胞祈福。
2008年8月,不仅是国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奥运会在首都举行。
这一年,注定是个让人记忆深刻又骄傲自豪的一年。
张筱青的家里也发生了件让她痛苦的事情。
开学前三天,爷爷在园子里侍弄蔬菜,不小心晕倒,突发高血压。
送到医院后,因床位紧张耽误一小会,才在走廊安排加护病床。
那三天,对他们这一大家人来说,是无边的痛苦和黑暗。
专家会诊后,得出的结论是回天无力。
张筱青几乎要给那群医生下跪了,她哭着求他们救救爷爷。
死亡,第一次让这个尚未成年的女孩感到恐惧,近在眼前。
她伏在爷爷的病床前,目光呆滞大看管子,氧气瓶……空气里都是狰狞和威胁,连呼吸也开始痛。
爸爸请假回来,嚎啕着从病房外跪走到床前,来见爷爷的最后一面。
骨肉相连,血浓于水。
字字锥心,泪眼模糊。
医生建议拔掉管子,没必要再让病人承受无畏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