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沉年——十年 > 第二十四章 何必如此相遇

第二十四章 何必如此相遇

飞机晚点了。转机的时候被通知航空管制,需要推迟几个小时起飞。美国空气好,月亮也许更大,星星也许更亮,但飞机一样会突然说不飞就不飞了。这是杜若第一次站在属于美利坚的土地上,没有豪情壮志也没有别样心情,只有一股焦虑从心底冒出来:接机的人不会等几个小时吧!在陆远山的指导下,杜若联系过这边的学生会,对方说会找人来接机。美国大学所在的地方大多偏僻,很多学校都是自成一体的生态圈,俗曰大学城。这个大学城和杜若本科所在的大学城是两个概念。本科的大学城更像是刻意隔离出来的城市附近的郊区,除了饭馆和小超市,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设施,所以大家闲暇时光还是会往市中心挤。而美国的大学城是真正的城市,有大型超市,有百货商场,有的还有自己的机场。相比于大都市,这样的大学城只不过是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和气势磅礴的游乐园。但是对于没有驾照的初来乍到者,这样的大学城却不见得友善,首先凋敝的公交系统就让你举步维艰。而杜若所在的这所大学,更是没有自己的机场,必须从附近的一个大城市坐火车过去。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会每年都会组织接机活动的原因,其热闹程度甚至不亚于中秋晚会。

等到杜若原定于下午六点到达的飞机终于于午夜十二点落地,她早已心灰意冷过好几个回合,纠结了一路也没纠结清楚到底是要在这月黑风高夜冒险叫出租车去火车站,还是在机场坐一晚上等天亮了再从长计议。她就这样有眼无心地拖着箱子撞上迎面走来的人,正想道歉却发现不对劲,自己这阳关道走得好好的,这人举着家伙骤然冒出,倒好像是拦路打劫。杜若屏气凝神,才看清来人手里的家伙居然是一块牌子,牌子上还赫然用中文写着她的名字,那一瞬,讶异多过惊喜。男生的声音很好听,带着清爽的磁性,他说:“我冲你挥牌子你没反应,公共场所有不宜大声喧哗,正想过来叫你,没想到撞到你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她这才抬起头来打量他,目光越过他举着牌子的修长手指,样式简单的天蓝色t恤,笑容明亮的脸庞。他有着常去健身房的男人惯有的结实体格,只是身材太高,显得略微有些单薄。他整个人跟他的声音一样,干净而清爽,杜若似乎呼吸到了天空的味道,而他温暖的笑容此刻便化成了一缕阳光。很多年后杜若还是会想,老天让她遇见陈翊的方式和遇见陆远山的简直如出一辙,怕是命运多过于偶然。如果不是年少轻狂时一头撞到陆远山怀里,从此不可自拔,那么在遇见陈翊的时候,会不会对彼此都多些公平。

从机场到学校公寓的车程尚有一个多小时,这一个小时里,杜若几乎未曾开口,只是安静地坐在陈翊安排的位置,安静得仿佛不存在。后视镜里杜若只能看到陈翊的眼睛,那是一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时不时地瞟向后视镜的漆黑瞳孔里有一种大海一样的沉稳。不知怎么地,她突然想到了陆远山,他也有一双大海一样的眼睛,却是大海一样的深不可测,大海一样的暗潮汹涌。这一想,她便更是沉默了。

纵然是像陈翊这样一个并不贪恋热闹的人,也会在这样的安静里觉得冷清。于是他挑了个话头,问她在国内有没有驾照。后视镜里的杜若摇着头,目光探向窗外夜色的尽头。陈翊很纳闷她到底看什么看得这么专心,窗外明明只有黑漆漆的树林和隐隐绰绰的路灯。要说欣赏这种双向八车道的公路的阔气,那也是白天的事,晚上这里恐怕只适合拍恐怖电影。他有些后悔将她安置在后座而非副驾的位置,让她敷衍他都敷衍得轻而易举。然而陈翊到底是好脾气的人,于是继续打破沉默,说:“在这里不开车会举步维艰,就算你舍得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大马路上游荡,也要提防突然开过的车上载着一帮心怀种族歧视的人,不由分说地往你身上吐口水或者扔东西。”杜若“哦”了一声,点着头,算是给了反应。这时,一辆拖着小车厢的轿车从对面的车道驶了过去,陈翊看见镜子里的杜若好奇地扭过头去,连忙热心地介绍:“美国人经常搬家,这样租一个车厢挂在车后从一个州搬到另一个州十分常见。晚上车少,路好走,也有不少人选择在晚上开长途。”杜若想到了飞机上的阿姨,想到了没有根的旅行,想到了或许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最本质的区别是对待迁徙的态度,一边是迫不得已,一边却甘之如饴。我们的血液里总稀释着炎黄的图腾,所以买房子是必须的,车子却可有可无。然而在这里,离了车子便寸步难行,房子反倒是不那么打紧了。陈翊看杜若似乎对这种随意的搬家方式饶有兴致,便继续说道:“美国人租一辈子房子的不在少数,一辈子不开车的却屈指可数。他们兴致来了就搬个家,搬去外州或者外国,旁边坐着老婆,后面挤着孩子,后备箱里是行李,后面挂一节小车厢,那是家具。”她终于有点反应了,可是她的反应却让陈翊反应不过来,她说:“我不想说话只是因为口渴了。”陈翊觉得要不是自己驾龄长,此时一定一脚刹车把车搁在高速路上。她仿佛终于睡醒了一般,脸上的表情开始生动起来,好奇地问:“你等了我六个小时,我却好像懒得搭理你的样子,你这都不生气?”她说这话的时候脸色竟然有些俏皮。陈翊的心似乎动了一动,开始觉得自己这样没话找话似乎显得有些另有所图。他答道:“我第一次来美国,也遇到了飞机晚点,也是这样深更半夜才抵达。”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他说的已经够多了,身边的女孩儿似乎也已经听明白,她笑起来的样子其实很让人感到亲近,陈翊开始有些不明白了,这个她和半个小时前沉默寡言的她,究竟哪个是真的。女孩儿突然变得活泼起来,说:“你看,当年接你的人没有等你,可是你还是等了我六个小时。有的人也许会想:既然别人没有等我,我也不用等别人。可你想的却是:既然我已经吃过这样的苦,就一定不要让别人也吃这样的苦。”她突然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让陈翊有点应接不暇,用他的理工科大脑分析了半天,也不知道她到底想要说什么,只能试探地问道:“这是在表扬我?”她又笑了,说:“你真是个好人。”顿了顿又说:“我刚刚只是想事情有些出神了。我这个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会表现得不合时宜。其实我真的特别感激你,还请你不要计较啊。”陈翊当然不会跟她计较,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计较的人,而对初次见面的她,很奇怪地,他觉得今后有很多事情,恐怕都是无法跟她计较的。

陈翊把杜若送到学校的小区已经是临晨一两点的事了。他们住同一个小区。很巧地,杜若的室友他也认识,那是一个出了名的特立独行的女生。陈翊一点也不怀疑褚明希今后一定会是一个女强人,他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觉悟,之后的道听途说和相请偶遇只不过是一次次地证实了他的判断。但看如今身边的女生,一方面似乎稚气未脱,一方面却又像是已经历尽沧桑,但总归是安静的,安静中还有着一种微微与世隔绝的封闭。他很好奇这样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该是怎样的光景。

学校的房子有两室一厅也有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的户型会有室友,一室一厅的户型就完全是独门独户的小世界了。只是学校房源紧张,需要排队,跟明希和杜若不同,陈翊是博士生,有优先权,所以能排到一室一厅。陈翊房间的设置很简单,卧室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床是美国随处可见的那种,底下一个床箱上面一个床垫,四四方方跟块豆腐似的。陈翊常常觉得对于一间铺满地毯的公寓来说,这样的床唯一的用处就只是把睡觉的地方抬到一个相对美观的高度。床和书桌都是他实验室一个姓洪的师兄送的,他初来正赶上洪师兄找到工作,便把旧家具一股脑全给了他。除了这两样家具,客厅的饭桌和沙发也都是洪师兄留下的,跟饭桌搭配的四张椅子乍一看样式差别不大,细细看才能看出应该是来自四套桌椅。这些家具虽已有年头,却实在而实用,完全可以在craigslist或者国人的论坛上卖掉。陈翊本想当成二手家具买过来,洪师兄却坚持要送,说这些家具本来也是他的师兄朋友们东一件西一件送的,卖了有伤人品。陈翊已经无法想象这些家具还是全新的时候是在谁的手里了,他只知道自己用完后送给有需要的师弟师妹便是不辱了这些家具的使命。陈翊自己添置的就只有一张古董一样的书柜,放在沙发旁边。书柜是教堂送的。很多中国学生到了美国之后开始信教,一来是一种社交手段,二来是一种精神寄托,当然也有纯粹为了混吃混喝的。陈翊不属于任何一种,他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只是实验室一个姓俞的师姐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自然是要向他传教的。他初来乍到,既是出于好奇,也是不好拒绝,便跟着去做了一次礼拜。那书柜,便是那唯一一次礼拜的产物。那唯一的一次礼拜让陈翊发现了一件事情,女人对宗教的热情和执着要远大于男人,陈翊想那也许是因为女人面对生活更无力也更无奈,便更容易将精神寄托在非现世的地方。

陈翊有一个小习惯,这个小习惯对一个男人来说有些矫情,所以这个习惯便成了秘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只是习惯写日记而已。如果陈翊学的不是计算机,这个小习惯还是可以被原谅的。又或者陈翊是一个文艺青年,那这个小习惯简直令人着迷。然而一个计算机博士却坚持用钢笔写日记,听起来多少会有点矫情。陈翊今天的日记里却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了。通常无事可表的时候他会写上“无事可表”,简单直接。初到美国的两三个月,他的日记还有得长篇大论。新鲜期一过,“无事可表”出现的频率便越来越高,他开始还有些恐慌,主动找找事情做,比如立下壮志练八块腹肌,然后每天记录为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后来八块腹肌练出了六块,他也愈发习惯了这无聊的生活,便任由“无事可表”在本子上蔓延。今天他提起笔来本来也想惯性地写下“无事可表”,刚要落笔却想起了刚刚认识的女孩儿,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记忆中一本正经地把一个女孩儿写在日记本上似乎已经是相当遥远的事情了,跟某本不知名的日记一起尘封在了青春期某个不知名的角落。本科的时候不是没有荷尔蒙澎湃过,只是编程生活犹如一潭污水,早已把那点风花雪月的根基泡烂了。所谓的女朋友他也有过几个,却嫌他不解风情,左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劳燕分飞,于是一年恋爱一年空窗的频率持续到毕业出国。收拾行李的时候翻看本科的日记,发现几个女友出现的次数加在一起还不及dota的零头。到了美国一头扎进实验室,就像一脚迈进了和尚庙,女孩子几乎成了一个奢侈的话题。然而今夜却是特别的,倘若他还只是一个茅塞未开的小伙子,兴许并不能立刻明了这特别,兴许也就放任它过去了。但是他已经二十六岁了。可是,他总不能写“今夜月色正好”来掩饰今天的特别,于是他想了一下,写到:“今天接机等了六个小时。”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狂妻和逃夫之间的战斗 我在古代有块地 长生宝卷 枯燥仙途非凡武道 天下丹青 无物不吞的系统 剩女瑶瑶 乱世少奶奶 跨越时空,只为你 鬼王在上:王妃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