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裳睁着一双圆润的大眼睛,她一手撩着被风吹散的头发,眩惑地问:“什么?”
“我是说你那个失散多年的妹妹。”
羽裳脸上忽然漾起一抹怅惘的、暗含凄楚的神色,她低幽幽地说:
“柏文,你能动员一下你彭家的人脉帮我找一下吗?”
“你妹妹有什么特征没有?在哪失踪的?什么时候失踪的?”他问。
母亲曾告诉过自己,说这个妹妹比自己小两岁,小时候长得特别像。据说,她的肩背上有一颗红色的星形,而自己的身上却无任何特征。那年春天,母亲带着五岁的妹妹去集市,那时自己也才七岁,对这个妹妹实在没有什么太多深刻的印象。车水马龙的市场,不经意间,妹妹不见人影了。母亲撕心裂肺地、呕心抽肠地找遍了整条大街,遍地的呼唤与找寻,直到今天——
五岁?前背红星?容貌有几分相似?提供的线索也只有这三种了。一切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那么困难。
“我会牢牢谨记在心,当做使命一样的万死不辞。”柏文严谨地、郑重地向羽裳承诺。
“柏文。”羽裳的嘴唇轻轻蠕动了一下,眼里盛满了感激与欣慰。
“羽裳,你母亲说得很对,我应该为你做点什么,才配去拥有你。你等我,我一定帮你找到妹妹。”他信誓旦旦、从容不迫地说道。
羽裳微微笑着,扑进了柏文的怀抱里,她轻阖着双眼,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我终于知道你在诗社作的那首诗最后两句的寓意了。”柏文的声音低沉而略带磁性。
羽裳悸动了一下,没有说话。
“冬伏秋罹何日还?来旭朝映冉暮间。是团聚的日子何时到来?一切尽在朝朝暮暮的时间与空间里。”
羽裳那双眸子逐渐浮起了一层雾气,她的下巴抵触着柏文的双肩,那白净的双手牢牢地箍住柏文的双臂,泪水从她鼻尖滑落下来,浸湿了他的衣袖。她喑哑地、颤栗地说道:
“是的,是的,你总算道破了我的诗镜。这些年来,你不知道为了这个妹妹,我母亲有多痛苦。”
柏文抚摸着羽裳丝缎般的长发,在她耳边细语呢喃,抚慰着她心灵的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