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音原是要查探碧尘身上的星盘,不料却如此发现了她的身世。其间是否巧合,又不得而知。她只道这一幕令她心头翻滚起骇浪,那一年从天上地下遍布六道的烈火将上古烧没,绝地千里尽是浮尸骸骨。
那一时,上古终于远去。女娲补了天,却也堵了天,从此人间灵气不复,凡间无论妖魔鬼怪或凡人,修道成仙都变得难上加难。只她一个,原本可以同女娲一齐飞升碧落九天,奈何伏羲已然坐化,她徒留一具无主躯壳,再找不到能够与她心意相通之人。
而她曾见过的人,曾相识、相交过的人,不是坐化飞升,就是化为白骨与齑粉,从此这人世历经变换,山变了样水变了样,再复不了当年。
数千年里,她始终在远处照拂着五老派,为那人的心血保留最后的荣光。倘使这小姑娘身具星盘,那必能使五老派发扬光大。只是,她方才看全了碧尘的四肢百骸和丹田,却是一点星盘的蛛丝马迹都未能发现。
这其中,是出了什么意外么?
葛音这时才想起此前阳乾子似乎有未尽之言,于是问道:“你方才说,不过什么?”
阳乾子垂了眉眼,道:“师父虽然已度过化神劫,可是我二师叔却被永远困在了青玉台中……”
绿春听罢,眸子黯了又黯,有些凄然,只静默不语。
“你的二师叔?他叫无灵子罢!”葛音便想起三百年前的那时。与阳乾子一样,葛音也只见过无灵子一次,那时无灵子也是个毛头小子,因担心自家师兄于是急匆匆就要往风雪幻境里跑,若是没有昆蝉及时拉住,恐怕就命丧于此了。
“原来是他!”联想到百年前往事,葛音倒是猜到了前因后果。原来星盘不在碧尘身上,而是那个小子。“两位师兄的命运都与你紧密相联,一个曾经掌握星盘,一个现在身化星盘,你可要好好活着呀!”葛音在心里对碧尘道。
葛音不再多问,再话了些日常,指点了一些修道的法门,就遣人将五老派六人送去听涛阁。
碧尘等人从厅堂出来时,见司方印已在外等候,便知他从一开始就没离开过。司方印将六人引去了听涛阁,才退下。
这时已是晌午时分,城主府的人只送来一些狮子山的灵果作为待客之物。究其原因,皆因此地之人大多都已达到辟谷,修为尚低的都住在外山门,这些内山门送食的婢女潜意识里自然也没有贵客还要食凡俗之物的觉悟。
碧尘趴在听涛阁的栏杆上远眺,只见诸方楼阁山丘被罩在一层软绵绵的轻薄得很的云雾之间,这便是传说中的小云海了,只见影影绰绰间还能见到他处的轮廓与坑底的小溪潭。方才一路听司方印介绍,听涛阁位于这“无常坳”的东北边缘,紧邻着一片松林,与汀芷山房隔小云海遥遥相望。风声一过,松涛阵阵,才谓之听涛。
原来这大坑叫做“无常坳”,原来这不是真正的大坑么?碧尘一边思索,一边打量着目之所及之处。方才顾着一时的惊艳与感叹,倒忘了将后来所见的美妙细细品位。
此地的小云海比不起昆仑云海的霸道沉重,一缕缕地与山间云雾相差无几。碧尘的五感极好,即使是雾罩云遮,也能穿透层层云障看到云海深处的所在、听见隐匿在云海深处的妙音。
小云海将无常坳的北部都罩了起来,使得一切都显得朦胧神秘,宛若仙境一般。在这仙境的尽头,有一处依着山峦修建的院落,山前屋后是片片芬馨芷兰,隐隐有兰草的香味氤氲其间。
这处地幽静婉约,活脱脱像极了九霄上的仙宫,在那仙宫的回廊上,正行着几个满身红衣的仙子,眉宇间尽是一股傲气,在云雾衬托下倒是像极了叱咤战神。
为首的那人忽忽转过头来,一双眼凌厉无比,好似穿透了云雾直视着云海另一头的碧尘。
碧尘乍见那一双眼,猛地抽回头,一时惊诧了一下:“又遇到她!”想及头一日的交锋,碧尘便不欲与这人再有交集,哪怕是同在一处,能避免则尽力避免。
她转了眼中的流波,整个人也转到听涛阁的后廊台,这一面贴近山坡,一株株矮松木伫立坡上,虽不如拔步松的慵懒高博,却也有一番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