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开新铺,只是开辟了一个新业务,但杨五花还是选了一个吉日,买了两串长长的鞭炮,在院子门口点了。
此时正是便利铺的清闲之际,也是众街坊邻居回家等开饭的时刻。一阵热闹的“噼噼啪啪”之后,几户人家门口就陆续探出几个满脸八卦的脑袋出来。
见这鞭炮声来自探花小院的新院门前,众人就更加好奇了。有那一墙之隔的,干脆就隔着那堵薄墙,在门口歪出半个身子,直接聊了起来,其中一个手里还握着锅铲。
“莫不是那探花小院又出探花了?”
“哪能呢,没听说过这年中还有人考中的。”
“那倒也是。”握着铲子的那人点点头,站直了身子,转身正要回屋,脚步顿了顿,又转过来对那邻居说道:“诶,你说,该不会是那探花小院又在办喜事了吧?那得赶紧过去抢几把喜糖吃吃!”
杨五花虽然不是从探花小院出的嫁,但铺子门前也是放过鞭炮,送过喜糖的,大家都还记着呢。
“啥喜事啊,那小东家刚嫁人,底下那大妹子还不到年纪呢。”
有那间隔的远的,凑不到一起说话,索性拍拍围裙,直接过去看。刚路过,听了这么一耳朵,便忍不住停下来说嘴:“那八成是生儿子了!要发喜蛋呢。正好拿了中午给我那大孙子补补。”
“做梦呢你,想啥呢!那小东家出门才几个月,能这么快就生了?”
那人努了努嘴,悄声嘀咕了一句:“那也不好说。”谁知道是不是揣着肚子进的门?要不然,咋能嫁给官老爷做正头娘子呢!指不定暗地里使了什么狐.媚子手段。不过,心里想归想,她还没蠢到会说出口。
“哟,大中午的你们不在屋里做饭,都围在这儿干啥呢?”此时又路过一人。
“是姜大娘啊。你这是上哪去啊?”
“我到那便利铺里瞧瞧去。”
“大娘可知那边有啥喜事?”
“我估摸着呀,他们八成又开了一间新铺子,赶早的,说不定有好东西送呢。”
“那也不对啊,那不是得上新铺子里去么……”
几人嘴上啰啰嗦嗦地,脚步却没停,呼啦啦的往前赶。
“各位街坊四邻,咱们探花小院新办了个饭堂,中午卖盖饭。谁家路远的,或者家里没空做饭的,不妨进来买上一碗……”站在院门口吆喝的,是柳东林。
今日饭堂开始试营业,他便早早地收了摊子,赶回来帮忙。虽然杨五花带了好几个人过来帮手,但都是小丫头,嗓门小,脸皮薄,需要一个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充当喇叭,重复喊话的。
“卖饭?咋个卖法?”
“都有啥菜?贵不?”
众八卦大妈七嘴八舌的问着。
柳东林只管卖力喊话吆喝,自有在院门外负责迎宾的小丫头们,细细解说介绍。约莫间隔着喊了三、四回,就有事先接到过通知的小学生熟客们跑了过来,穿过人群,也不停留,直接往那饭厅里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