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柳东升曾来家里做过客,但因为男女大妨的关系,桃子一直躲在屋内没出来。二人倒也不是未曾见过,但也不过是匆匆一瞥,读书人又讲究非礼勿视,即便姑娘活脱脱站在眼前,也是不好盯着细看的。隔了许久,印象也不深。这才有了这么一出,借着端午学宫放假,结伴看龙舟赛的机会,让双方相看一回。
当然,为了怕桃子难为情,这事儿家里人都是瞒着她的。是以,此刻,她才会对杨五花的提议动心。
杨五花收到了暗示,自然也不会再鼓吹桃子跟她跑了,客套地说了几句“以后再来”之类的,转身就开溜了。
出了杨柳湾,来到花园里。
头一件事,自然是先卸货、发节礼。杨五花把节礼分做两堆,自家庄上的,交由生活管事王氏负责分发,其余人家,则让孩子们分别派送。
比之其他人的节礼,自家的庄户们还多了一坛子朱砂雄黄酒。这可不是用来给他们喝的,而是用来给孩子们在身上涂抹画符,以及洒在墙角门窗之上,作辟邪驱虫之用的。
搞定了头等大事,便是参观花园里的工程了。由于场地太大,杨五花一下子可走不过来,又再一次爬上了马车,准备快速的绕庄扫上一圈。
自家要住的那几个大院子虽然还没有开始建,但是整体的给排水系统已经完成。
在古代,建造一座城池或者一座宫殿,可不仅仅只是划地围墙那么简单,还得因地制宜地设计一套排水系统,通过各式地面或地下的沟渠、管道,将城内城外的河流、池苑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网络。确保多雨时,可直接向城外排水,而天旱时,也可以起到一时的供水作用。
洪塘湖千户所城也不例外。不光是所城,就连所衙内部,也有自己的一套引自城外,集供水、排水、蓄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排水系统。据说,在衙门的下方,便铺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地下管道,都是直径在五尺以上的陶制大管道,每截管道都带有榫口,可相互套接,无限延伸。
洪塘湖城是当年的军丁们自己修建的,距离现在虽已过去数十年,但图纸档案都在。沈邵风之前便是找了相关的专业人士做了研究,直接把修城池官署的那一套给搬了过来。
毕竟只是个庄子,那种可供人走动的地下大通道倒是没有挖,除了地面上的几道明沟明渠,地下只是埋了几路陶制的净水管道和污水管道而已。净水管道接自那条活水溪沟,污水管则引向田林之间。
当然,这些都在地表底下,杨五花是看不见的,只能从留在地面上的水池、渠口辨别一二。
员工宿舍区与宅院预留地之间,便有一个已经成型并开始使用的超大净水池,专供庄子上的老老少少们日常饮用之用。
说是一个净水池,其实应该算是一套净水系统,总共由五个水池串联组合而成。并且,每个水池的大小、材质以及功能也各为不同。
净水系统的第一池,是一个看似普普通通,只以砂石、瓦砾铺底的泥水塘子,周边种植了一圈菖蒲,据说也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池子里头的水,一部分是通过地下陶管,从芦竹地的小溪沟引过来的活水,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地表收集起来的天然雨水。
水源,也是传播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小溪沟虽然看着清澈见底,但在诸如山洪暴雨、动物腐烂、疫病横生等情况下,难免会带上一些细菌病菌,又经过长远的输送,也免不了会混入一些肉眼看不清的脏物杂质,谁也不能确定它一定是纯净无毒的。
原先杨家没有条件,也不懂这些,但从大溪河里挑回家的水,也是会做些简单的沉淀和净化处理的。只不过材料都极为简单,上官林子里削上几片不要钱的榆树皮,或者从野地里割上几把不要钱的菖蒲根,投放到水缸里而已。
至于原理,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祖上传下来的,而附近的几个村子,家家户户也都是这么做的。
如今既然有财力又有能力,自然是要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好好做上一番净化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