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传来孙君阔的怒骂。
“哪里来的狗杂种,竟然敢和老子作对,你给我滚下来!”
“你有种就上来!”
“你有种就下来!”
“你……少英你去哪儿?”
当我三并两步地赶到楼下时,那女子却早已消失于人海之中,不知所踪。
我正四处用目光搜寻那一抹倩影,忽然听得身后一声惨叫。
“啊!郡……兄长饶命啊!”
我回过头,是一紫袍男子正抓着孙君阔的手,原来他想偷袭我。
“你!”
这时孙君阔惊恐万分地看着我,指着我一脸恐慌。
“你!你!你!你!你……是你?”
我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不明白为何他会像见着了鬼一样地看着我。
他大喝一声。
“什么你你你,这是冯都尉,还不快滚!”
孙君阔携众人连滚带爬逃了。
“多谢兄台!”
“不谢。”
他话音刚落,远远的就听见玉麟和兆廷的声音传来。
“少英!少英,你没事儿吧。”
我看他二人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我不禁莞尔。
“我能有什么事儿啊!”
玉麟正要说什么,忽然看见了我身旁的男子,脸色立马变了。
“常杰兄!你……你回来了?”
而那人也惊讶着。
“玉麟?你怎么会在这儿?”
“方才我正与……哦,对了,我还未向常杰兄介绍呢,这位是新科榜眼李兆廷,而这位……”
“若我没有猜错,这位就是寿宁的驸马都尉,新科状元,冯少英了。”
“正是在下,襄阳一别,郡王别来无恙啊?”
眼前这人就是那个当初在襄阳城中与我猜灯谜的那位公子,自那一日看见他腰间的黄色锦囊,又见新婚时襄阳郡王托人送给寿宁公主的贺礼,正是那盏六彩走马灯。
再到今日看见他,一切都应证了我心中的猜度。
“尚安。”
“这,你们认识?”
玉麟目瞪口呆的看着我和他。
“只是当年襄阳猜灯谜时,我二人有过一面之缘。那日冯驸马为公主铺下的十里红毯,早已传为佳话,常杰有幸一见!”
“那日亦不曾想阁下竟是襄阳郡王,失敬之处,切莫责怪。”
“既都相识,常杰兄何不一起小酌几杯?”
“不了,我此刻还要进宫去见皇上,来日再聚吧。告辞!”
“那好,郡王慢走!”
“再会!”
万历三十七年,五月十七,夜,书房内。
我手中拿着一本《洗冤集录》,但目光却锁定在蜡烛上那一团火焰上。
此时我心中疑团是越来越多了,我不明白朱常杰的眼中为何总是流露出些许对我不满,更不明白为何孙君阔一看见我就如同见了鬼一般。
我脑中不停地回忆,但明明就是不认识此人的。
不对!
既然不是我认识的人,那就只能是她认识这人了!
若真是冯素珍认识的人,那对他而言岂不就是见了鬼了吗?
我忽而想起了坊间的传言,冯顺卿欲将其女嫁给京城的孙公子,莫非就是这个孙公子?
这样一来冯家那场蹊跷的大火……
也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或许,有些真相会渐渐浮出水面的……
――――――――――――
这一日,下朝后我从吏部司拿了苏杭两地的官员档案便直接回府。
最近六部事务繁多,我与兆廷、玉麟也很少再去酒楼。
一进门便听到了卿儿的声音。
“我的爷您可是回来了,公主都等您好久了。”
卿儿一见到我,立马来到我的跟前笑道。
“公主等我?她有何事?她在哪儿?”
“公主在书房呢,驸马爷快快去吧!”
说罢,她促狭一笑。
她这一笑,我倒心里发毛,一路小跑的奔向了书房。
一进书房,便看见了她。
今日她身着一身淡粉色碎花齐胸孺裙,正踮着脚够着我书架最顶上的那本《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