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选贤举能 刘墉的思想政策(1/2)

听到扶苏的话,众人都开怀大笑起来,不由自主地看向魏征。

也只有魏征有这样的胆识,敢于谏言。

就在扶苏开怀大笑的时候,小邓子突然走了上来。

“回禀大王,两位公子已经答题完毕”,小邓子低着头,说道。

“哦,让他们出来吧”,扶苏点了点头。

不一会,纪晓岚,刘墉从偏殿之中走了出来。

“拜见大王”,两个人再一次参见道。

“恩,将你们写的东西呈上来”,扶苏对着纪晓岚和刘墉说道。

“是”,刘墉和纪晓岚将自己书写的白纸交给小邓子,然后让其呈送上去。

扶苏从小邓子的手中接过白纸,然后仔细观看起来。

第一张纸上写的是刘墉的思想。

首先是在政治方面。

政治人才不谈政治,而去谈论其他,有点不现实。

政治方面,要注意选贤任能,听从百姓的意见,关注民生。

官员只见,需要吸取春秋战国时期各城池之间毁灭的教训。

不能太飞扬跋扈,更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利。

因而,官员需要经常告诫各下面的手下,要处理好官员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另外一方面,官员还要重视人才选拔和发现人才。

刘墉心里清楚,扶苏是一个极其重视人才之人,从扶苏的行事之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多少人是扶苏从乡村之地提拔出来的。

又有多少人在扶苏的慧眼之下,一步登天,逐渐发达。

关羽,张辽,程咬金,李逵······

数不胜数。

深知为官之道的刘墉,当然要投其所好。

看到这里,扶苏不由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扶苏也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所以他一直将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大秦的头等大事来对待。

扶苏在以前的时候就给手下的官员强调过,要德才兼备,不避亲仇,注重品德。

当然,扶苏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与其他大臣的帮助也离不开。

就比如说,扶苏能够虚怀博纳,从谏如流,在这一方面,魏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魏征在谏臣中尤为突出,虽然扶苏十分地不耐烦,但是他经常对扶苏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