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故国家邦 > 四十三,治世能臣

四十三,治世能臣

周太宰不以为意,只是说:兴利除弊,只为朝廷皇上,岂能斤斤计较于一己之私!吾但求一介忠心为天地日月所鉴照,个人毁誉,自不必挂心多虑!百姓虽苦,只不过忍耐一时,国家富饶,却可以受用百世。

是以江南民庶虽骂声四起,破家败产之人虽日益增多,但是朝廷至此财源广进,府库充盈,于是加饷增薪,扩军备武,营建宫室衙署,忙得不亦乐乎。太宰自恃功劳,更加不为良民百姓的冤苦所动,居之泰然,安之若素,甚至为此沾沾自喜,以为是能臣治世,诸葛复生。

尽管周如喜下令各地守令只管遵照执行,不准非难妄议,但是仍有缙绅举子上书朝廷,指责周如喜不顾天下民生多艰,不遗余力搜刮民财,致使江南市井萧条,商旅闭门歇业。太宰所行新政乃是恶政,惊扰天下,困窘生灵,祈请皇上罢除。

除了各地缙绅举子上书之外,揖捕司亦向皇帝呈文,其中也提到了京师坐商关门罢市,外地行商不复再至,市井小民惶惑无计,流言蜚语日甚一日。

普庆年间所力推的新政,皇帝至今记忆犹新,如今太宰搞起的新政似乎又有重蹈覆辙之象,皇帝因此召太宰前来问对。

周如喜辩解说:“旧时的新政乃从罢废衙署,裁汰冗员入手,只是节流,且因战事,未能持续,所以收效甚微,如今的新政,着眼于开源,将私人获利的财源税赋收归朝廷,以使国家富足,仓禀充实,财用丰饶。”

皇帝说:国用不足,朕和朝廷可以樽节用度,与民争利,恐不利于长治久安。

周太宰说:盐铁酒作历朝历代皆为官营,每年得利甚巨,于其富私人归民间,不如富朝廷归皇上;人丁口税,每人年不过百钱,况国家生养众庶,百姓即以百钱充作报效,何得言过?市井萧条,商旅歇业,乃是奸商滑贾,屯集居奇,欺行霸市,意图让新政尽废,旧法重行,此辈好混水摸鱼,从中谋利。现新法已行数月,增薪添饷,营造宫室,虽所费不菲却均能筹措支给,陛下的私府,如今亦是钱用充足,此皆从新法而来?腐儒无识,但知坐而论古圣先贤之道,又岂知当家理财治国兴邦之策。”

周太宰言讫,磕首于地,其言铮铮,掷地有声:“臣之所为,竭忠为国,并无半点私心,伏惟陛下明察。”

周太宰应对称旨,皇帝自然频频点头。的确单是皇帝的私府,这几个月便有不少的银两拨充入库。皇帝手头有了大笔的闲钱,孝敬太后,赏赐后宫也不象以前那样缩手缩脚,这都该归功于太宰的勤勉忠诚。

因此皇帝亲笔御书“忠君爱国”四个大字,特命内府制成金漆匾额,悬挂于政事堂的门楣上,以为对周太宰忠诚勤勉、老成谋国的表彰。

然而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周如喜到底顾虑于他人的毁誉。身为宰执,也总想着能够名留青史,功传万代。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吩咐从人将皇上的御书拓印、分刻,令天下各州郡府县都要高悬此匾,让皇帝“忠君爱国”的圣谕就此贴近民庶,深入人心。

这还不算,太宰一纸批示风行全国,要求各地守令遵照“忠君爱国”之旨意,竭忠竭诚,多多报效;所有在学的生员举子,从国子监到府县的儒学,也都要就“忠君爱国”的微言大意做上几篇文章,以求能够领会宏旨,并身体力行。

与此同时,周如喜任用的那一帮门徒党羽,也为太宰施行的仁德之政不停的鼓吹呐喊,各地纷纷有人献“万民书”于皇上,称其有周公伊尹之贤,陶朱管仲之才,天下苍生受其恩惠良多,所以交口赞颂周公执政是时出贤相,辅佐圣君,是天地之幸,万民之福,社稷之盼。

周太宰闻之陶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其弟周如乐调升为御史中丞,掌控御史台,以此监督言官,钳制言路,不许他们妄言乱议,惹事生非。

至此周如喜恩眷日隆,权力日固,只是尚存一事让他心有不安。因此太宰还想演上一出戏,一出“将相和”的大戏。

周太宰早就想与太尉唐觉之修好,他拨付大笔银两用于扩军备武,原本就有讨好唐太尉的意思。但是唐太尉素来厌恶周如喜这个人,私下里太尉跟其门客闲谈,言语中便称他是“周猫”,意在嘲讽他谄事君上,柔媚如猫。

在洛都的时候,周唐两家同为四贵,虽然明争暗斗,表面上还是有一些人情来往,相互酬应。等到普庆之乱爆发,老太师唐明死于京师乱中,唐觉之以为其父之死,当时主政的周如喜脱不了干系。要不是他擅扣军文,蒙蔽皇上,何来这地分南北,江山破碎?其父又何以会死于国难!

所以到了南都,两家自然断了来往,现在更因为册立太子妃的过节,让这旧仇又凭添了几许新恨。周唐都是高门权贵,且又一殿为臣,前朝后宫时常碰面,只是碰面之时,一个仰面朝天,一个低头看地,双方竟连句客套的寒喧都没有。

唐觉之对于自己的妹子唐贵妃没能成为皇后早就耿耿于怀,现在呢,其族弟唐会之的闺女唐媛本来有望成为太子妃,结果却又被周家的女儿占了先。这一前一后两桩恨事,实在让唐觉之忍不下这口气。

虽说周如喜受皇上宠信,把持朝政,现在又频献殷勤,意欲修好,但是唐觉之恨怒未消,当然不肯稍假辞色。

唐觉之而外,另一个元勋重臣要数当朝太师陆正己,他对于周太宰的所行所为目前也是抱持冷眼旁观的态度。

陆太师被皇上投闲置散,他审时度势,做出甘于雌伏的样子,自取“烟霞散人”之号,在钟山之阳构筑精舍,闲时或泛舟湖上,或醉卧山野。

太师虽然退归府第,但是其子陆怀,适公主,为驸马,封侯爵,身领执金吾,掌管揖捕司,是以前朝后廷事,太师虽居山中却能坐而知之。

山居清空寂静益显得山外的红尘分外诱人,所以陆太师在意闲神适之余,那灼灼的目光仍是情不自禁的投向禁苑深处。

禁苑深处曲折微妙,其中的确是大有文章!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侯府小财迷 江心月 御用狂兵 微小说与小小说 娘子,你可长点心吧 血焰大公 霜降之三世灼灼 大斗者 以血赦免 秋平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