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故国家邦 > 三十七,弹冠相庆

三十七,弹冠相庆

柳太师说完这些肺腑之言,终于伏地告退。皇帝心情复杂的看着他,想改变主意,但最终还是缓缓言道:太师之言朕会谨记,人生苦多乐少,太师请善自珍重。

皇帝并不怠慢已经表明要去职的柳子安。柳太师为国立有大功,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并且比绝大多数的朝臣都要忠心耿耿,但是柳子安食古不化、迂腐、不合群,他时常会烦皇上。而皇帝现在怕烦,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烦了他十几年,并且还要烦下去,烦到他驾崩为止。皇帝为此烦透了,他要变一变,从此以后应该让臣子们烦去。——臣子们都开始烦了,他这个当皇帝的或许就可以偷偷懒,歇一歇了。

皇帝于是颁下了诏书,其中列举了柳太师的种种事迹,称他于社稷有再造之功,于天下有匡扶之德,却功成身退,德莫大蔫,故拜柳子安为国老,委以监修国史的重任,今后一任军国大事朝廷仍将问计于国老。

柳子安去职之后,常常青衣一袭,小帽一顶,独自骑头瘦驴去城外栖霞山寻访在那里结庐修行的张真人,两人一壶酒,一局棋,闲来再说些玄之又玄的妙语,日子过得很是逍遥自在。

再后来张真人索性把柳国老也度入了道门。这是由于柳子安仍然痴心不改,人虽在山野里住着,心中总还掂记着功业未成,说起来乃不免是人生的大恨。

张真人却道:咄,痴子!浊世之中岂有乐土?不如归去!做瑶池宴上客,观红尘里外事!沧海桑田,世事无常,算能操得几多闲心?

柳子安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至此死心塌地的入了道门,皇上托付的监修国史的事也都丢给别人去弄,自己只在栖霞山中造一楹小屋,从此呆在那里与比邻而居的张真人参玄悟理,谈天说道。

揖捕司的耳目照例呈文禀报柳国老在栖霞山中的一举一动,皇帝看了呈文后,倒颇有点羡慕他能够如此放开红尘世事,从此不为俗务所缠。

“……偷得浮生日日闲,桃花源里好放歌……这一个张道士,诱拐了朕的柳国老,把日子过得这般逍遥,让朕好生羡慕……”皇帝笑着对身边的汪皇后说。

柳子安归隐栖霞,丢下的太师一职由谁来接掌,皇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有些举棋不定。

按理,太师去职,应由太尉充任,可是太尉唐觉之一直主掌军务,于政事未必熟悉。除了唐太尉,论理该轮到太宰陆正己,况且陆正己有这个资历与才干,只是皇帝已经起用了他的儿子陆怀为执金吾,如若再用陆正己为太师,那么陆氏一门未免权势太重。

其实皇帝私心里最想用的是自己的娘舅周如喜,用他一切可以省心省事,但是周如喜延误军情,犯过大错,此时用为太师,朝臣必不服气,朝臣们不服气那还是会使绊子拱他下台。

除去以上几人,便只有在唐左相戴右相中考虑,可是他们入值中枢不久,还缺些磨练,勉强用之亦不妥当……

皇帝反复权衡,久久不能决断,于是让朝臣们合议公推,结果十之八九的朝官皆曰,应由太宰陆正己接任这个三公之首的太师之位。而陆正己也觉得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要接过太师的乌纱。

皇帝颇为无奈,只得从众人所议,以陆正己为太师。

陆正己升任太师,这空缺下来的太宰的位置,皇帝不消说是留给了周如喜,而周如喜此时重任太宰不过是官复原职,况他出使东胡有功,朝臣对此任命也就没怎么吵嚷。

而皇帝因为其在度支大使的任上好几次替宫里解了银钱短缺的燃眉之急,所以仍让周如喜兼领度支大使一职。其它人虽然并无升降,皇帝也给他们加了不少虚衔,如太尉唐觉之给加了大将军称号,左相唐会之和右相戴有忠,也由正二品阶升为从一品阶。那个从洛都归来便闲居在家的周如乐,打听到消息,此时也出来求官,他走了太后姐姐的门路,接替了那个因公堂之上屡用苛刑而遭御史谏议们弹劾的京兆尹,成为京畿南都的方伯。

众人都有升迁封赏,一时皆大欢喜,这去了柳子安的朝堂暂时显得一堂和气,君臣谐安。

朝中安定和谐,反观后宫也是同样如此,唐贵妃张福嫔吴康嫔们的失望也就在这里。

总以为陈康嫔受宠,安和殿的王宁妃娘娘一定要大闹一场,即使不闹,心中也至少疙疙瘩瘩的会有些不痛快。谁知王宁妃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闹,更没有不痛快,相反她现在跟陈康嫔姐姐妹妹的处得火热。

事实上,王宁妃挺为陈康嫔高兴,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高兴。本来她就答应过陈康嫔要把她引见给皇上,结果还没等她开口,陈康嫔就神奇的得宠了。而陈康嫔的得宠,非但没有让王宁妃失宠,反而改变了她在后宫中形单影只的孤独无依。

王宁妃正如汪皇后所认为的那样还是个没心计的孩子,她本性爱说爱笑更爱热闹,但是自从她受宠以后,原来一直相处甚欢的福寿康三嫔便跟她疏远了,明里暗里的还有些贬低排斥她。唐贵妃呢,对她更是由最初的不屑一顾发展到现在的视同仇敌。其它的如母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地位尊崇,平常难得接近,接近了也轮不到她来搭话。

现在陈康嫔得宠,跟她一样立刻就成了唐贵妃张福嫔吴寿嫔们新的眼中钉,这可真是左眼中那根钉还在,右眼忽然又扎进去一根剌!

王宁嫔还听身边人说起一件事。那是陈康嫔去如意殿问皇贵妃娘娘安,顺便探看庆王昊的病体,居然被一肚子醋意的唐妃娘娘给赶了出来……当王宁妃听到身边人说起这事时,“哈哈哈”的肚子都快笑疼了。

王宁妃于是就下贴子请陈康嫔来安和殿。王宁妃现在喜欢下贴子,下贴子是上对下,尊对卑,(而如果陈康嫔要请她,那是要很恭敬的上拜函),只是王宁妃往常所下的贴子,福嫔和寿嫔通常都不予理睬,她们用以鄙视她的方法就是告诉她,她们已经接到了如意殿唐娘娘的贴子。

张福嫔和吴寿嫔并不怕得罪了王宁妃,她们最近与唐贵妃走得更近,以此来摆明自己不奉承她。在这上面她们有恃无恐,嫔是妾,妃也是妾,所以没有必要去刻意讨好殷勤侍奉,因为这后宫里除了皇上,太后和皇后之外,任谁也不能把她们怎么着。

陈康嫔接到贴子立马就过来了,她在安和殿和王宁妃谈得很投机,春风得意的人都特别希望别人也能够感受到她内心那些源源不绝的欢喜。

她们在一起畅快淋漓的奚落唐贵妃,尽情嘲笑张福嫔和吴寿嫔的没时运。除此之外,她们还都有一些不同的快活,王宁妃终于能过一过下贴子的瘾,随时随地的招陈康嫔过来陪她玩耍说笑,而陈康嫔觉得自己能够自由进出这安和殿而不再感到压抑畏缩,是因为她已经有资格跟她平起平坐,说笑打闹。

后宫的妃嫔分成了两派,到反而止息了纷争,在皇帝看来,妃嫔们各安其分,不争不妒,后宫里这异样的平静,颇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侯府小财迷 江心月 御用狂兵 微小说与小小说 娘子,你可长点心吧 血焰大公 霜降之三世灼灼 大斗者 以血赦免 秋平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