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的会推折子朕不是批了么,怎么今日又拿这事出来说?”没办法,天启只好亲自下场,回怼东林党人。
“陛下日日批否,却又不问缘由,实非谋国之举。”
天启被这话呛住了,他哪里找的出理由来,刘一燝横看竖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就是仗着皇帝的权利耍赖而已。
“朕说了不准就是不准,你们倒是换一个人推上来啊。”
“昨日内阁又推韩癀,陛下仍批否。”
天启又被怼的说不出话,今天看来是不好收场了。
“内阁几次三番会推皆被陛下批否,不如请陛下钦点一位?”冯三元这时候突然提了个建议,天启倒是心中一喜,这下有台阶下了。
“如此甚好,朕以为周嘉谟可……”天启可字还没说完,周嘉谟一个箭步就冲了出来,倒头就拜。
“陛下!万万不可!臣德不足,行难敷,陛下赐臣首辅之名,即是赐臣以白绫!”说完,他砰砰砰磕了三个头,伏地不起。
这一下把天启彻底给整懵了,先前还以为他是刻意谦让,现在看来他是真的不敢要这首辅的位子啊。天启又环顾群臣,三党众人个个都跟着方从哲装死,一个大字都不往外蹦。
“王佐,你愿不愿……”天启看向王佐,这是他最后的希望。
“陛下,臣以侍郎之身入阁,已是蒙受天恩,实在难做他想了。”王佐也不傻,周嘉谟一个吏部尚书都不愿意坐这首辅的位子,他一个工部侍郎就更不可能去了,想都不要想。
冯三元冷眼看着朝堂上这君臣一幕,心里暗自得意,“陛下可有决断了?”
天启此时已然怒火中烧,牙关紧咬,恨恨地盯着冯三元,真恨不得把他剥皮抽筋。
“请陛下圣裁!”随着冯三元一句话,东林党人齐齐跪拜下来,周围的三党众人见状,也不好傻站着,跟着默不作声地跪了下去。
天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是皇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人中之极,他不想就这样认输。索性,天启撇下一干臣等,转身甩手出了太和门,侍立一旁的王安一愣,赶紧宣布退朝,然后匆匆追了过去。
回到乾清宫,天启抄起青花瓷的笔筒,狠狠砸在地上,呛啷一声,瓷片四溅,周围的宫女太监一个个噤若寒蝉。
“哎哟我的万岁爷啊,您可别气坏了身子!”王安见状,赶紧捧来一碗粥,“来来来,皇上,尝尝这御膳房刚做的银耳莲子粥,给您消消气。”
天启看他一眼,没好气得一把抓过碗,唏哩呼噜一顿喝,喝完还打了个嗝。
“哎哟,您可慢着点儿,您说您置这么大气干嘛呀,这天下都是您的,还在乎一个首辅干嘛呀,爱给谁给谁呗。”王安一边说,一边接过天启手中的空碗,转身递给旁边的小太监。
一碗粥下肚,天启倒是冷静了一些。王安的话忽然给了他一些启发,是啊,天下都是朕的,朕有的是筹码和你们慢慢玩儿,首辅丢了不要紧,朕换个地方再把这块儿肉给挖回来!
第二天,内阁的折子又递了上来,还是那句话,请立阁臣刘一燝为首辅。想通了的天启也不再磨叽,大笔一挥:准!
于是,一六二零年十月二十五日这天,绵延近月的天启朝内阁首辅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大明朝第不知道多少位内阁首辅刘一燝,正式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