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儿瓜子的门面开张了。
半个月前,秦东方一家送元大胜上了去沿海申城特区的火车。同一天,张鑫财考察完妹儿瓜子厂厂房的卫生状况,满意地提走三百斤瓜子,并告诉他们铺子已经清空了。
张鑫财搬走时将门面打扫得挺干净。
秦东方直接走了建厂房的施工队的关系,让他们帮忙介绍了一个装修队,了半个月把原本灰扑扑的店子内部装修得更喜庆些。
对,更喜庆些。
门窗和柜台刷成红色,内部装修也是暖色调为主,房檐底下还挂着几个火红的灯笼,贴着财源滚滚的对联,门内还有妹儿瓜子红通通的立地招牌。
若以后世眼光看,这装修简直土爆了。
但这就是童秀想要的效果。
审美是受到时代眼光限制的,八十年代最流行的两个大辫子,的确良衬衣,喇叭裤的打扮在后世看来村的不要不要的。同样,把18年流行的短裙毛衣拿到八十年代,也只会被称作不伦不类,兴许还会被大妈们说伤风败俗。
刚从物质贫乏的困难时代过来的大爷大妈婶婶妗子们可不懂什么性冷淡风,什么欧式田园风,他们就讲究一个喜庆和热闹。
瓜子生包括童秀日后打算推出的中式点心饮料都是低端商品,走亲民路线。要得就是和最普遍的时代审美紧密结合。
土气算什么,顾客喜欢就行。
陈大娘早等着这天了。妹儿瓜子一放完鞭炮,开了门,她就第一个走了进去,只看了一眼,就眉开眼笑地赞道:“你们这装修不错,真喜庆,看着就让人喜欢。”
其余老顾客也跟着点头。
“确实不错,瞧着就让人高兴。”
“这柜台红彤彤的,可真好看。”
“这几个灯笼可真精神啊,摆着好看。”
……
早在半个月前,童秀就在两个摊位上打出广告,告诉老顾客,妹儿瓜子要开门面了,开店头一天过去买东西,全场七折。
这会儿抽得出时间的老顾客都过来了。
店里十分热闹。
陈大娘在店里转了一圈,连连点头:“现在你们这瓜子看着才算有点样子了。”以前的摊位方便归方便,总归看着不上档次。
这么好吃的瓜子可不得配有档次的店面。
童秀笑眯眯道:“这还不是多亏了您的铺子。”
陈大娘嗔道:“你这丫头就是会说话。”
装修期间,童秀一家忙着新品生上市,不能时刻过来照看着。闲在家里的房东陈大娘知道情况后,每天都会主动过来转一圈,帮了不少忙。
一家人都和她更亲近了。
陈大娘和童秀一家唠了几句,见她们开业一天忙得很,称了两斤瓜子,又顺带着买了一斤西瓜,一斤沙田橘
回家,没继续打扰她们了。
她一共买了十二块三毛的东西。
童秀坚持给她抹掉了零头,笑吟吟道:“陈奶奶,您再推就和我们生分了不是。让我以后怎么好意思再喊您奶奶吃啊。”
陈大娘夸道:“这你小妮子就是嘴甜。”
王大妮便收了钱。
除了甜味咸味奶油味的瓜子,盐焗、怪味、奶油味的生,妹儿瓜子还专门辟出一半的位置用来卖一些市面上常见的水果。
童秀打算等铺子稳定下来,就开辟新产品——中式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