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看错吧!稀客啊,李克你这是被什么风吹来了?”
作为艺术类学校的语文老师,张彤的存在感很低,她的课经常成为业务繁忙的学生们的翘课首选。眼前这小子从第四堂语文课开始就没影了。
当然张彤很摆的正自己的位置,早就不把学生翘课当回事了。不过有调笑这帮猴崽子的机会,她绝对不放过。
这几年她就指着这乐子活了。
“姐姐!真是羞臊死学生了。”华戏的日常就是热门综艺‘戏精的诞生’。
“我这不就改邪归正,申请回到咱们温暖的大家庭里吗?还请姐姐给个机会,学生感激不尽。”
“尿壶镶金边,你就这个嘴好。找个地方坐吧。”
一节课波澜不惊--李克一句话没听进去。他满脑子都是《屠夫》,甚至开始后悔起昨天一时冲动,顶撞了郝荣。
郝荣毕竟也算,恩,忠厚长者,要是自己跟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见得不能说服他,最起码让自己有个试试的机会。我得想个办法补救。
既然听不进去,下午李克索性逃课去实验剧场。台北艺术大学的《一官风波》就在那演出。李克在那一直待到交流讲座结束,一场演出下来,李克只有一个想法。
那个叫莫子仪的小伙子不错。李克莫名的觉得两人有相似的地方。
…
郝荣正板着脸盯着音乐班的学生排练。
李克悄摸得打开排练室的后门,没等暗示小伙伴们打掩护,就被逮了个正着。
“怎么?昨天威风没耍够,现在打算再来一遍?”郝荣满脸失望的看着李克。
“嘿嘿,没有没有。我是特意过来跟您道歉的,昨天实在是我猪油蒙了心,顶撞了您。”李克起先身子一僵,然后嘿嘿两声,舔着脸靠近郝荣。
“我现在怎么这样了?”李克暗暗问自己。“一定是跟文彰混的时间长了,被他带坏了。”
太不要脸了,文彰暗里躺枪。
“这么说你是承认昨天是你错了?你还想演?”看见李克点头。郝荣的表情很复杂。
“你是准备按照我说的继续排?还是固执己见,继续演你那个非主流的卡尔?”
“那个。”李克踌躇了几秒,还是决定怎么想怎么说,最多态度好点。
“我还是想试试看,您先别生气,听我说。”
“我过去没演过戏,对到底应该怎么塑造人物一无所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但要是这个事儿就这么稀里糊涂过去了,我怕我觉都睡不着。”
虽说旁边有人排练,但暂时没戏份人也不少,他们可不能错过这么八卦的剧情。
“我还纳闷呢,为啥一贯积极地李克一上午没来,原来有故事。”有人在边上小声嘀咕。
“嘘!别说话,听不清了。”这帮家伙,一个个小耳朵竖的老高。
“我自问即使按照您的方向我演的也算是不错。您要是重新排不说效果咋样,时间上也不一定来得及。您就当成全我,让我试试,就试一遍,要是确实不行我也就死心了,往后踏踏实实得该怎么演就怎么演。”
等待李克的是长久的沉默,沉默的李克越来越不自在。
“老,老师?”
“你个臭小子!”郝荣竟然笑了出来,“我让你老老实实演戏你不听,让你回家你到是听话!”
“你知道吗?要是今天不过来,你以后就真的不用过来了。”郝荣戏谑的看着满脸尴尬的李克。
“还不错,没给我丢人。我教出来的要是连这点坚持的魄力担当都没有就太让我失望了。”
昨天,郝荣怀着气炸的肺揣着破碎的心回了家。和李克一样,一晚上他也在想伯克勒的事。李克的话一遍一遍在郝荣脑海里回桓。
李克也不是天选之子,那么多终身从事戏剧行业的大师钻研了那么多年戏剧,难道只有李克发现了《屠夫》的另一种可能性?
当然不是,他就认识一位和李克观点很像,甚至更激进的朋友——南京大学的教授吕小平。早在五年前,吕小平就在两人的一次聚会上,谈论过这个问题。只是身为戏剧理论的专家,吕小平谈论更多的是剧本宏观上的价值取向。
当时的吕小平正在攻读博士的关键时期。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中国戏曲特征的认识上。屠夫对他来说只是一带而过。
昨天晚上,郝荣就着李克的事给吕小平打了个电话,一直聊到今天凌晨,他们聊到了朱旭,聊到了屠夫的创作背景,莎士比亚等等。
吕小平是一个情绪很激烈,观点也很极端的人。对于和他想法不谋而合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追问了好多李克的事。以郝荣对老友的了解,如果最近没事,他一定会找机会来京都,亲自见见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