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统一的说法是,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法身,指的是,众生皆有智慧相,可以通过佛法,法,修行成佛或者解脱。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自然存在。而这个规律本身,就是客观唯心的思想。就是众生的佛性,或者说佛的根性。佛的根,是无常的对立面。是常的部分。
作为众生,人,能合道,证道,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道的一个呈现的面,能被人认识的面。道作为万事万物的规律,这就是道教的客观唯心思想。和密宗说法是一致的。因为是客观唯心,不容置疑;因为唯物才涉及到因为所以,为什么等等,唯心就是唯心,不可置疑的客观存在,客观规律。
老子的传道,他的思想,传达了两个部分,道与德。道是客观的规律。而德就是万物的造作。各种事物根据自然的规律,有它的德行体现。所以人有人的德,畜生有畜生的德。所有的德,尤其是以人为主的,那属于主观的层面,对立于客观。所以可以改,可变,成为易,就是变易的易。这是可以教化的部分。而所有的易,都不离道。道有至上而下的统一性,所以世间万物有分形,自相似性。而又因为道即是规律本身,人也是,所以神也是,风雨雷电所有皆是。人有造作,于道中造作。那么同理神也是,万物也是。所以有人,就有神,有鬼,有各种现象。自上而下的统一。
万物有金木水火土五相。同理,人也是,内脏也是,自然界,空间,时间皆在道的范围,皆有五行五德。人是自然五德,人格化。那么自然现象,任何事物,都可以人格化。就好比我们语文修辞手法,拟人一样。再加上唯心的道理。万事万物,皆不离心,皆不离识。因此,同一个道名,诸如天,就有天神,草木就有草木神。星宿就有星宿之神。任何现象皆有,心,神,之造作。所以一切可以人格化,以神来理解。不管拟人不拟人,都不离道,不离阴阳五行。
因此道名***名阳,道名六甲,道名六丁,对应分形,既有世间的相,有大太极宇宙之象,有中太极国家之象,有小太极个人之象,有虚太极,神识之相,有分太极鬼魅之象。
其中如同大乘秘密,似等同法。上通九重天,下至九幽冥处,皆在太极之道中。道不离德,德行不离道。何德显何道。这就是道教客观唯心,和主观唯物整合的思想,又叫道德,又叫太极。这也就是道教的门槛,不是普通人能懂。道教是更加实修的宗教,理论反而不多。因为不利于辩论,不利于过多形而上学的讨论。比如佛教的圈子,人们挣得脸红脖子粗,但是道教,你不实修,你看不到神,你不明白为什么太岁是神,时节是神,也不明白为什么六丁六甲是神,也不明白为什么小的造作,会变成法术,影响事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