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仙界引路人 > 23

23

第十八节二禅中的种种

大家久等了,说句实话我是一直在规划接下来还如何讲下去。因为到这个阶段已经是曲高和寡了,再加上其实我本人禅定深入也有一定局限。因此可能接下来在继续介绍后面的禅定境界,只能更多的理论化,并且减少实践的说法了。

因为就算我不能带领大家深入进去,但是好歹咱有智慧,能扶正道路,那就行!

在初禅中,快乐的感受虽然持续,但是上一节我讲到了,好像一直猪不停的追逐食物一样,不停的观,不停的觉。就好比在追逐一样。并且说实话,我们会觉得我们这时候的快乐感受是因为我们的觉和观。久而久之,说实话,快乐的感受是会减少的。感觉减少,但是不代表真的减少,因为比如我们在禅境中看见一朵美丽的花朵,身心感到喜悦快乐。但是实际上等一下看腻了,不也就是一朵花而已么?然后其实快乐就降低了。

但是同时我们又发现一块美丽的石头,于是乎又因为石头美丽而快乐喜悦,这种不断的感官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快乐,并且在那个境界中,一切事物都那么多祥和,自然我们会以为快乐享受不尽。

但是实际上呢?有意义吗?大家好好想想,我们生活中不就是这样的么?今天得到个苹果手机,很快乐,时间久了习惯了,对它无感了。但是找了个新的男女朋友,很快了,后来感情平淡了,突然地上见到10块钱,又乐呵呵的……

说句实话,二者相比较,是不是异曲同工?如果我们谨慎点,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在因为各种境物现象而快乐或者烦恼。

只不多,在这个初禅中,我们脱离了很粗重的身体感受和欲望而已,比如不贪食欲,色欲,物欲,名欲,睡欲(享受欲)而已。因此有种轻松感,烦恼少了而已。但是本质上我们的习气,对自我的执着,对物质的依赖还是没有断除。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会有疲倦感,厌烦感生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现在所有的快乐,都是我门观来的,感觉来的。并且还会有所想,如果脑子真完全不想,哪里会知道我们面临的境物是什么呢?要是我们不需要去观,去觉,不需要去想,去思,本自就快乐那么多好?

所以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成为了进入二禅的契机。

在这里我们应该放下所思所想,所观所觉了。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眼识,有耳识,有身识等等……,在初禅中也有,说明本质区别还没有到太大,我们如果本着抛弃这些,真正屏蔽这些所有信号的目的。那么初禅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啊,就让我们大胆的不思不想,不观不觉。

具体就是在大梵天境界中,我们已经触及到,自己就是宇宙,自己就是世界的感受了。并且我们能感受到这个世界自顾自的运作着,而这个自顾自的运作就是我的运作。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的开始真正不理会这一切。

开始放下追逐,开始不看不听,不闻不问,不思不想,这时候其实你只要本着一个原则:“放心一切”。放放心心的在初禅中做到“我什么都不管了,随便吧,一切随他去吧。什么让我快乐的事物我都不管了”的态度。并且把你这个天神的身体也静静坐下来,不再去观察这个境界中的种种事物。

那么二禅就会现前了。

具体是什么感受呢?和初禅不同的是,突然整个世界都会消失不见了。一片宁静的“黑暗”。说黑也不是黑,只是觉得没有光,不仅没有失去快乐喜悦的感受,突然反而觉得更加轻松,更加快乐喜悦了。

因为你已经不需要外物来刺激你造成快乐了,好像本身就是快乐和欢喜做成的似的。你就这样静静呆着,什么都不用去刻意感觉,就能源源不断的快乐高兴!

和初禅不同的是,所见不同,初禅中有好多幻境,或者很明确的环境,包括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包括行人动物,甚至自己高大伟岸的身形等等。

二禅中,这些都没有,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个有五官的光团,在一片黑暗中,没有上下左右之分,也没有很明确的世界。这个境界叫做二禅的少光天。

仅仅就是莫名其妙的在那里快乐着,高兴着。

二禅叫做定生喜乐,很好理解,你就定在那里,自然就有欢喜快乐,这一点和初禅立即区别开了,初禅是因为外境,或者感受,或者离开欲望的轻松感造成的快乐和喜悦,但是二禅恰恰突然抛弃了那些,自给自足了。

初禅中其实有好几处不理想的地方,咱们可以分析一下

第一个就是寻伺,也就是觉和观,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快乐喜悦都因为我们在觉和观这些情景现象,有依赖性。

第二个就是苦,明明很欢喜快乐,苦在哪里?还没发现吗?你一心跟着快乐走,不停的寻伺,好比春种秋收的农民,付出着你的行为和努力……不是苦吗?其中还有快乐渐渐失去,要寻找新的快乐的苦,等等。

第三个是掉举,意思就是你的所思所想所乐,还是因为情景给你造成的。你还是被外境牵引着的。而且会有很多所感,我是上帝,我是神,我如何如何等等邪见,也都是被外境影响造成的,这就是初禅中不够圆满的掉举的部分。

第四个,定下劣性,就是安于现状,因为无欲无求,有很强的惰性。不愿意改变。之所以说是劣性,其实就是愚痴的一种哦,好比井底之蛙。就算你认为你此刻是神,是上帝,那也是在你这口井里,呵呵。

第五个,就是贪,大家不要误会,此处的贪,不是贪欲望,贪享受。不是主动的,是被动的。是因为惰性,因为前面讲的安于现状,因此表面上其实不贪,实际上,比如有人跟你讲,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金山银山,如果贪财的人,他就愿意去。如果他不愿意去并不代表不贪,只是贪在此地而已。所以这个很微妙,是个相对概念。

也就是说,你自己不知道自己贪,其实是一种贪(这话怎么那么绕?)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浊世砺行 残王独宠:惊世小药妃 虚空界祖逆命 史上最正直赘婿 龙骑领主 挂机在超兽武装的神 烈阳仙尊 天决意志 闪婚老公惹不起 从德云一哥开始制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