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柔芸笑着问道:“不知二郎问的是哪一方面?”
杨铣睁开眼,看着李柔芸。
李柔芸道:“若是问张淑妃之事,则妾身不好回答。妾身只知道李辅国常在陛下面前,说李泌的坏话。三哥建宁王和李辅国多有不和。”
杨铣重新闭着眼睛,享受搓澡的同时,问道:“建宁王怎么啦?”
李柔芸道:“二郎这些时日,且好好的休息。外面纷乱不断,二郎将来要征战辛苦。那些事情,二郎就不要再过问。”
杨铣心知李柔芸是他好。杨铣长期不在朝廷,有些事情就算是想去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是真的去做,成不成功还是后话,但是引起肃宗的怀疑是一定的。
洗漱完毕,杨铣站起来在二女的伺候下穿好睡衣,先去睡了。
李柔芸命其他侍女善后,独拉着蘅儿到一边叮嘱道:“二郎在府期间,绝对不允许在二郎面前提起和建宁王有关的事情。”
“是。”蘅儿应道。
李柔芸这才
放心。
杨铣问起宫内的事情,是希望及时掌握宫中动向。只有掌握禁内动向,才能提前提防。但李柔芸却不想让杨铣知道太多,是因为害怕杨铣出面参与。
李柔芸和杨铣并非是夫妻不同心,反而是出于对杨铣一片爱护之心。她是天家之女,自幼见识过宫廷斗争的血腥。杨铣身系平叛重任,这个时候卷进去,绝对没好果子吃。
杨铣在问起建宁王李倓的时候,李柔芸轻描淡写的岔开话题,侧面说出宫廷斗争到了很危险的时候。
说起李倓的故事。不得不先说两个人,一个是张淑妃,另一个是李辅国。张淑妃和李倓积怨已久,但算不上深仇大恨,也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张淑妃拥有巨大的政治野心,并且希望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帝。想要踢开李俶这块绊脚石,第一步就是弄死李倓,弄死这个和李俶最亲密的兄弟。
李倓看不惯张淑妃身为后宫却干涉朝政,经常是在禁内同张淑妃针锋相对。
张淑妃自知力量薄弱,拉拢了李辅国和肃宗次子越王李系。
一边是肃宗最宠爱的妃子和宦官,一边是李俶和李倓,都是实力强横。李柔芸尽管心里是支持自己的亲哥李俶,但是自己身为杨铣的妻子,不能表现出太明显的态度,否则杨铣会跟着遭殃。
次日,杨铣起床后想出去走一走。
李柔芸拦道:“二郎刚刚回家,妾身等都没有陪二郎好好说话,二郎怎么能舍得就出去呢。况且二郎旅途劳累,应该好好休息才是。正月一过,二郎又要带兵出征。”
杨铣道:“我只是逛一逛,很快就回来。”
李柔芸睁着眼睛,扶着杨铣的胸口问道:“妾身想让二郎陪妾身,二郎真的不肯吗?”
美女撒娇,谁能顶得住。杨铣便不再提出去的事,再加上娇妻美妾在怀,出去干嘛,还怪冷的。
李泌始终没见到杨铣,于是亲自登门拜访。也被李柔芸使人拦住,不让李泌见到杨铣的面。
李泌望着杨府的大门,轻叹一声道:“真是天意。”说完,转身而去。
蘅儿听到这话,回报李柔芸。
李柔芸问道:“先生可曾说过别的话?”
蘅儿道:“只说了‘天意’二字,便走了。”
李柔芸叹息道:“非我不肯让先生见二郎,只因二郎身负国家大任,不能在这个时候卷入朝局争斗。否则不仅平叛无望,就连身家性命都有危险。”想起自己的三哥未来,不由得潸然泪下。
李泌回大元帅府见李俶,一句话没多说,只是摇摇头。
李俶急道:“妹夫不会不见先生,定是下人想要借口问先生要好处。先生可以带着钱财,去贿赂他们。”
李泌道:“和政公主御下很严,下人
哪里敢索要贿赂。只有和政公主故意阻拦,才让下官无法见到杨将军。”
李俶大惊道:“妹妹为何这么做?难道她忍心看着自己的哥哥这样死吗!”
李泌道:“公主当然不忍心。但是杨铣身系平叛重任,这个时候不宜卷入朝局内斗。公主这是为了顾全大局,才会忍痛这么做。”
“大局?!”李俶突然大笑,“以前我们常劝杨铣要顾全大局,终于轮到自己被大局所累。我的三弟啊!”
李俶明明是大笑,泪水却不断溢出。
“殿下!妾身愿意前往杨府,请杨铣出面解救建宁王。”独孤无垢突然出现在李俶的面前。
李俶一怔,来不及答复。
李泌进谏道:“这是个极好的主意。殿下不合适去见杨将军,而独孤娘子以探亲为名合适见。”
李俶忙点头。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