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三天后,远恩太子要率领使者团返回石国。皇帝特命羽林军三百,一路护送远恩太子返回石国。
杨铣带着金丝凯丽到长安城西门,送别远恩太子。
到了西门,杨铣同远恩寒暄几句后,随即站得远远的,不听他们兄妹辞别。
远恩太子对金丝凯丽道:“妹妹既然嫁到杨家,对上小心侍奉公婆,对下要善待仆人侍女,对丈夫要用心,对比你进门早的其他姐姐,也要善待之。”
金丝凯丽连连点头。
“我知道妹妹不愿远离故国,但如今大唐兵威正盛,高仙芝又贪婪。父王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这是为了石国存亡,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妹妹可千万不要怪父王。”
“请阿兄回去转告父王,女儿为石国甘心情愿。同时请父王放心,女儿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相信总有一天,还会有再见之日。”
远恩太子点头,表示记下了。
到了该分别的时候,远恩太子翻身上马,回身挥手后拍马而去。
金丝凯丽对着哥哥远去的背影,拼命的挥手,直到哥哥的背影消失在天际。
杨铣上前一步,借个肩膀让金丝凯丽哭泣。
有句话叫,三个女人一台戏
。有了活泼的金丝凯丽的加入,再加上李柔芸的身体渐渐恢复,西院就热闹起来了。
杨铣每天去左龙武军大营报到,白天听士兵们吵,下班回到又听孩子们和金丝凯丽吵。这种吵杂的声音,竟然是最幸福的时光,真是令人想不到。
说话间到了十月初一,这天是杨铣休沐一天。
秋高气爽,令人心醉。
杨铣早前就决定一家人到长安城郊外踏秋。在这之前问过父亲杨玄璬,他直言没空。不过让郑珺随他们前往,散散心。
杨铣现在有三位夫人,三个孩子,每个夫人配有两名贴身侍婢,每个孩子有三名乳娘,外加随行的小厮兴儿和旺儿,以及其他随行的仆人。用浩浩荡荡来形容也不为过。
说是去踏秋,实际上是到长安城南郊的墨阳观烧香还愿。去墨阳观还愿,是因为观里的孙道长是杨玄璬的出家替身。
十月初一,早上。
杨铣和李柔芸、霍小湘、金丝凯亚各骑马前往。郑珺单独坐一辆马车、杨暻和照顾他的乳娘、蘅儿共乘一辆车,杨昭和照顾他的乳娘、小鹃共乘一辆车。杨朦和照顾她的乳娘、宝桂共乘一辆车。其余乳娘、侍女共乘一辆车。兴儿和旺儿各骑马,护在车队两侧。其余杂役小厮及挑东西的脚夫、皆徒步随行。
杨铣骑马在前,他的坐骑叱拨赤是汗血宝马,引得沿途不少人的注意。李柔芸、霍小湘和金丝凯丽各头戴帷帽,大方的骑马跟在杨铣的身后。到了长安南街的附近,又有霍小玉带着侍女骑马加入。
一群人浩浩荡荡前往墨阳观,却是鸦雀无声,只能听见车轱辘声。
墨阳观的孙道长早得到通知,知道杨铣要来,提前命人将墨阳观内外打扫一遍。并且将观内挂单的道士全部遣出,令其自寻别处挂单。并三令五申,言道杨府此来多是女眷,所有的人不得有失礼之处。
等知道杨铣快要到的时候,立刻着装整齐,率领门下弟子到观门口迎接。见到杨铣等人,躬身施抱拳礼。
杨铣下马,躬身还抱拳礼。
接着郑珺在侍女的搀扶下从马车出来,孙道长又向郑珺施礼。
郑珺不用还礼,只让孙道长在前引路。
此时众人下马的下马,出车的出车。由孙道长在前引路,一群人踏着石台阶进入山门。
众人一层一层的观瞻,直到正殿。
郑珺恭敬的两手结太极阴阳印,对着三清三拜九叩。
她之后,杨铣同样三拜九叩。唯一不同的是,郑珺是右手在上,而杨铣是左手在上。接着是三位夫人和霍小玉,依次跪拜完毕。
一群人到了专供客人歇脚的客殿,郑珺坐主位。其余女主人在上首站立,侍女们在下首站立,郑珺坐下后,她们才敢按尊
卑坐下。
杨铣则坐在郑珺左手边跟前的位置,显示身份不同。
直到此时,孙道长才有机会向其他人施礼。只见他拱手施礼道:“诸位娘子小姐纳福。”
众女起身行欠身礼,以示还礼。
孙道长对郑珺道:“一向未到府里请安,夫人的气色是越发的好了。”
郑珺笑道:“托福、托福。老神仙可好?”
孙道长笑道:“老道身体康健,只是记挂着二郎。这些日子老道在观里一直听闻杨家二郎征战的事迹,真是如雷贯耳啊。”
杨铣听到提到自己,忙起身谦虚一番。
孙道长见女眷都在这里,他不方便长时间待着,只找了个借口先出去了。
随着他的离开,殿内的气氛活跃起来。郑珺想起这客殿后面有一座楼,可以欣赏山间风景,于是在杨铣的扶持下,同众女到了郑珺所说楼的二楼。
众人举目四望,果然山清水秀,令人心旷神怡。
这时,却听兴儿慌慌张张的连滚带爬的跑来。
究竟发生何事呢?请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