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在旁边看着,也替他着急。忽然她看着那廊下贴的一副对帘,叫了起来:”少爷!那副对联是老夫人写的!”
刘老板一听,忙向那对联看过去,这是过年的时候写的,到现在快一年了,红纸的颜色有些褪,但是字的颜色还很清晰。这是过年时,杨老太一时兴起写的,写完了众人都夸好,所以就挂在廊下了。
他忙命人仔细的揭下那副对联小心的折好,放起来。
杨晋源果然连夜联系了柳孝之那边,将堂上的情况汇报给他。并说那书信定是伪造,希望他在堂上能揭穿刘老板。那天柳孝之在杨老太的房中翻了半天,也没翻出这样的信来,所以他现在是真的信杨晋源的话,觉得刘老板伪造。他有点暗自得意,这刘继林谨小慎微这么些年,现在是急眼了吧,所以做出这等事情,刚好被他抓住。
第二天到了公堂上,县令也不含糊,拿出那封信给他看,他一眼认出了上面的字迹是杨老太的,口气也是。
这到令他傻眼了,要是当场认吧,那不是让刘老板得逞了;要是不认吧,这就是当庭帮着杨晋源做伪证了,到时候万一查出来,就算县令不判什么罪,那他在亲戚间也是颜面无存,而且跟刘老板就算是正式撕破脸了。
但现在他又不想闹到那一步。
所以他拿着那信仔细看了又看,然后回县令说:“我不太确定,这看上去有点象我妹妹的字,但是我们也许久未通过书信了,所以不确定这是不是,另外,我当时帮着收拾她的遗物的时候,的确没有发现这封信,当时那暗格我也看了的。”
他这话说的高明,没有肯定这字迹是不是,但是却说明一点,那暗格当初他是看过的,本来是没有这封信的。
这样的话,刘老板仍是有嫌疑。
刘老板心道:早料以你会有这一招。
他连忙道:“我这里有母亲之前写过的字可以来对比。”
说着,他呈上了对联,对联这种东西因为是挂在外面的,很多人会看到,这个不太会作假。
县令把书信和对联递给了周师爷,让他拿去对比。
对联上的字很大,所以很容易就对比得出来。周师爷在县令耳边耳语一阵。
县令道:“经对比,这封书信的确是杨夫人所写,所以可以做为凭证。”
现判决刘继林是杨家产业正式的继承人。”
刘老板听到这话,松了口气,那杨晋源很失望,他原本指望就算拿不到杨家的财产,也可以靠这个官司,敲那刘老板一点什么,这样看来什么都没有了。
柳孝之看县令已判决,大势已去,便也不做过多的争辩,匆匆离去。现在他还想保全自已的面子,也顾不上那杨晋源了。
那杨晋源是因为柳孝之的支持才去打的官司,现在官司已输,这个人对他来讲也没用了,他也再也没有去接济过他。
到是刘老板当着杨家族人的面,说毕竟是同根同族,可怜他生计为难,当众给了十两银子,这下子可是赚了个好名声,众人都夸刘老板宽宏大量,体恤族人,怪不得杨志才夫妇会将财产让他继承呢。
如此上下皆服气,其它族人也都断了觊觎杨家财产的念头,这次连柳孝之都有些灰心了呢,现在以刘老板在杨家人心里的地位,他连挑拨事非的余地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