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法院调整(3)
“现在,相关的证据和材料已经给你们看过了。法院的想法,既然郭嘉的第三份遗嘱已经找到了,她生前的首饰和书法收藏也找到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遵循郭嘉本人的意愿,来进行遗嘱执行?大家看看,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畅所欲言。”主持人说。
“我来说一下吧。”主持人话音刚落,小文便发言了。
“首先,我们作为郭嘉的亲属,要衷心感谢法院在这段时间为搜集证据所做的大量的工作,解决了前期出现的问题。”他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表达流利,思维很清晰。
“其次,我们刚才听了母亲的遗嘱,心中很是悲伤。母亲对孩子们太好了。她一生都在致力于创新和管理,平时工作十分繁忙,我记得小时候,想见到她都很难,她总是一大早出发,很晚才回家,也很少在家吃饭。可是,她即便工作再忙,都会赶来参加我学校的家长会,毕业典礼。有一次,她下午要出国开会,还先来我学校见了老师,了解我的情况,然后向老师请假……我出国后,她总是准时给我打生活费,从来不需要我开口要……想到母亲对我的爱,我更加怀念我的母亲郭嘉。愿她老人家在天堂安息吧。”小文说着,开始哽咽了。
“最后,我对法院的调解意见非常赞同。也希望马小理能够正确对待,尽快把属于你的私人物品搬出我们家。我的话说完了。”说完后,他向主持人点点头。
“好的。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想说的?”主持人问。
“我来说一点吧。”坐在一边的小武开腔了。
“我拥护法院的调解意见,坚决按照我妈的遗嘱办。请马小理赶紧搬出我们家。对了,从我妈去世那一刻起,所有的账目明细,我希望法院通过银行查清楚。凡是马小理用作私人用途的生活费用,都要从我妈说得钱中扣除。”小武不愧是银行理财的,他了解银行卡使用的每一笔钱,都会有记录,都能查清楚,他的这个要求,从法理上是对的。但是,这对马小理又是残忍的。这意味着,马小理可以收到的钱又要减去很多。
主持人点点头,又把目光盯向马小理。
马小理低着头,心里波涛翻滚一般,嘴上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既然没有什么意见了,那么,我们今天的调解意见,写了一个法院调解方案,现在给你们看一下,如没有意见,请各位签个字……”主持人说着,请书记员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文件。
小文小武看了后,很快签字画押。
马小理看着看着,不愿意签,可是,他心里的那些小九
九,又上不了台面,于是,他在他母亲的催促下,只好硬着头皮签字画押了。
接着,是民事法庭的法官陪着几位来到了郭嘉别墅,揭去封条,打开门,几个人进屋,开始进行交接。
第一件事事,便是马小理交出银行保险柜的钥匙。
第二件事,是马小理收拾自己的东西。大约用了两个小时,马小理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了。在他母亲的帮助下,拿到了客厅里。
第三件事,就是银行存款的交接和算账。
在马小理上楼收拾东西时,小武已经和法院的人,到银行查询了郭嘉生前存款的详细数额,目前卡和存折中还剩下的金额,经过计算,郭嘉生前,银行卡和存款一共是三百九十五万三千六百元整。郭嘉逝世后,银行卡和存款还剩三百一十万元钱。也就是说,马小理在郭嘉逝世后至今,总共去了八十五万三千六百元整。这些钱是怎么的,用在什么用途上?等到马小理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坐到客厅后,法院的法官和律师都在那等着他了。
“马小理,请你详细叙述一下,这些钱的用途。”法官说。
“郭嘉逝世后,办她的后事,总是需要钱的吧。这是安葬费,火化费,骨灰盒费用,墓碑费的相关收据和发票。”马小理找出了这些票据。
法官看了一下,大约了四十多万元钱。
“那么,其他钱是怎么的?”法官问。
“我在护理郭嘉期间,也患上了心理疾病,焦虑症,每天晚上睡不着觉,夜夜做噩梦,只得去看心理医生,这个不需要钱吗?大约了有三万元,另外,后来受各种骚扰,我住进了精神病院,又了将近十万元。这些钱,都是应该郭嘉给我报销的。因为,不看护郭嘉,我肯定不会得这些病的。再有一些,就是我的日常开销了。吃饭,买衣服,打的,等等。”马小理自己也说不清怎么会这么多钱。他当然不会告诉小文和小武,自己曾经取出过一些钱。
“法官,我建议这样办,马小理看护我母亲生了病,是应该的我们家出钱。所以,他看病和住院的钱,全都由我们家出。但是,其他日常生活开支,就要由马小理自己买单了。也即,我们从他可以继承的我母亲遗产现金的六分之一中扣除……”小文说。
他这是和马小理算大账,而不是和他一笔笔算账。
法官和律师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马小理也没有什么理由反驳。人家都愿意帮他报效所有医药费和住院费了,后面的生活费用,他想抵赖也是抵赖不了的。
于是,马小理便也点头同意了。
经过法官现场盘点,马小理理
应获得五十多万元的遗产,但由于提前支付了三十万,两相抵消,马小理最后实际只拿到了二十来万元遗产……
心情无比郁闷的马小理,在母亲的陪同下,打的回到自己的家中。
他一回到家里,便倒头躺在床上,一声不吭。
母亲赶紧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坐在床边劝他。
“孩子啊,你还年轻,生活的路才刚刚开始走。今后,你再去找一份好工作吧!”母亲悦耳的声音,响在马小理的耳边。
“可是,我怎么可能再碰到像郭嘉这样看得起我,真正对我好的老板了呢?妈妈,你不知道,在我在外打工的日子里,只有郭嘉对我最好!”马小理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孩子,你不是说,她对你不好吗?经常骂你,还虐待你?”妈妈感觉很奇怪,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