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焦虑症患者马小理(3)
“黄医生早!”
马小理还是像上一次一样,在一大早黄妮刚刚上班时,就等候在休息室,等着黄医生了……
见到马小理,黄妮向他点头问好,然后,按照常规,打开诊疗室的门,收拾和准备好记录本,录音笔后,她对着麦克说:
“马小理,请进来吧。”
马小理先是探进了一个脑袋,展露了一个略微有些讨好的笑,然后,他快步坐到了黄妮桌子前的椅子上。
“怎么样,体检做了吧?”黄妮轻声问。
“做了,做了。上个星期一回去,我就去三甲医院申请全面体检了。是省人民医院,最权威的医院呢。”马小理说。
说话间,他的身体在不自在的扭动着,仿佛椅子上有刺在扎着他的屁股一般。
“哦。”黄妮的眼睛不经意的望向他:
又是那双桃眼,又是那个“娘娘腔”……
黄妮感觉身上的鸡皮疙瘩起来了,浑身很不舒服。
她想:“造物主真是开玩笑啊,这个外貌如此英俊的男人,却被赋予一个柔软变异的秉性……啧啧,着实可惜了这副好身段,好脸模子了。”
“黄医生,这是我的检查报告,您看……”
黄妮接过他恭敬地用双手递过来的体检报告,认真看了起来——
心肺正常,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
肝、肾、脾、胃,没什么大毛病,血液和B超检查,全都正常……
除了有轻微的脂肪肝,龋齿,脚气外。
“唉,看来,这个人病得不轻啊!”黄妮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虽说重症和怪病,可以挑战她的智商,提升她的医术,积累行医经验。但是,从内心深处,黄妮已经开始慢慢从心里厌恶那些得了怪病的心理病人!
从职业道德来说,这是不对的。这点黄妮很清楚。
但是,对一个心理医生来说,每一次就诊,就是一次共情体验——需要她尝试着小心翼翼的深入探查病人的怪诞、扭曲、变异的心理,从病人的视角去理解,去感受……然后再以一个正常的专业人士的视角,去发现问题,矫正他们的扭曲心理,扫除他们心底淤积的垃圾。
——这种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和情绪的共情与科学专业的心理调解。真正是混沌与清醒并行,扭曲与矫正同在,感受阴暗与扫除雾霾一起进行……
共情方法是心理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它要求心理医生,要能够对病人的非正常情绪予以了解,理解和精准掌握,同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能力
。
它要求心理医生,要具备对病人非正常情绪和扭曲精神状态的准确认知,以及对其行为的预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