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琬一说完,长孙无忌就诧异的看了魏叔琬一眼,其他人也感觉意外,毕竟没人想到魏叔琬也他爹魏徵的意见不同,倒是房玄龄和刘政会并不意外,几人由于突厥战事,所以经常在一起商议事情,对于突厥战和的意见也都彼此了解,哪怕最近钱粮不足,魏叔琬也没开口说过一句主张议和的话,多么艰苦都自己咬牙撑着,总是低头做事,不问不出声,没有抱怨过一句。
这时魏徵哼了一声说到:‘黄口小儿只见,如今朝廷府库空虚,关中地区又因为缺少青壮,以至今年秋粮不足是肯定的了,朝廷拿什么去打’,每次只要问出这个问题,长孙无忌等人便回答不出,毕竟在这里强词夺理是无用的,大家都是朝廷重臣,都会拿事实说话。
这时一个内侍拿了封信件进来,给李二帝下行过礼之后就说有户部来人交给魏侍郎一封信件,在李二帝下点头后,魏叔琬便接了过来,打开一看,是从河南来的信,信里面写了河南今年风调雨顺,秋粮肯定丰收不说,而且粮价比关中要低,一石粮食的价格两百文就可以,很多商家手中都有大量存量,虽然山东的信件未到,可现在魏叔琬心里已经有底了,只要河南的粮草充足,其余的都好解决,哪怕山东地区粮草不足,也可以在支持大半年。
于是便像李二帝下说道:‘请帝下恕臣放肆了,魏大夫所问其实是两个问题,关中无粮,可其大唐疆域广阔,其他地方却有粮食,至于转运粮草消耗巨大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魏叔琬来到地图边上指着地图上的开封说道:‘帝下和众位大人请看,开封在黄河边上,而此时阴山前线距离云中仅有一百五十里,朝廷可以在开运设立一个转运地点,从河南收集粮草转运至云中,然后再从云中运往阴山前线,而且水路运输消耗不大,从开封到云中走水路十几天就可以,朝廷只需组织百条千石大船,一个月便可运输十几万石粮草,再派水军一路护送至云中,必可万无一失,臣此前分别派人前往河南和山东查看,河南本就是产粮大省,而且今年风调雨顺,定能丰收,而且现在河南粮食充足,足够支撑前线大军使用数月,如果山东也是如此,那么就可以两路运输,一切就更不是问题了,至于府库钱财不足的问题,臣也想到了办法,只要帝下下旨,准许臣全面整改东市,臣便可在一个月为朝廷收入三百万惯以上的钱财,请帝下决断’。
等到魏叔琬说完,李二帝下只觉得精神大振,看着地图上的黄河河道,又仔细看了云中到阴山前线的距离,觉得此事非常可行,如魏叔琬所说,河南一直是产粮大省,而且最近几年都在修养生息,足以支持大唐继续打下去了,而且以魏叔琬的为人,他既然说整改东市可以为朝廷收入三百万贯钱,那就一定可以做到,如此朝廷连河南的税负都不需要增加,就这三百万贯钱就可以支持大唐再打一年了,于是马上就做出决定,按照魏叔琬所说,在开封设立大军转运点,为前线转运粮食,而且像前线传令,让李靖想云中地区派遣人马,并在云中驻扎大军,以后前线补给就直接发到云中,又下旨给魏叔琬让其全权处理长安城东市的整改,为大唐府库筹集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