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山乃道家兴盛之地,蜀山剑派更是盛极一时,连皇帝老儿都要礼遇三分,时不时给个封赏,生怕一个不周到惹得蜀山造反,王朝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何人如此不识时务在穿云山脚下建庙,不是自断香火吗?那寺庙远看雾气昭昭,近看瓦窑似韶,门前一对巍峨大石狮子,朱漆佛门上方挂中正描金大匾,上书三个大字“诈骗寺”。
寺内一白眉老僧手持纸扇来回赏玩,扇子象牙做骨,云笺纸的扇面,一面写簪大字:“师太,你就从了老衲吧”,另一面写:“师太,你就饶了老衲吧”。老和尚正面看了反面看,十分喜爱。
门外走进一个书生,身量中等,五官尚算端正,嘴角处一颗大黑痦子,进门便跪倒:“大大大……大师!”
“施主有礼。”老和尚不动声色得将折扇藏好,又恢复一派宗师模样。
“大大大……大师,我我……有……有疑……惑。”(为了节省篇幅,以下该男子说话自动过滤为正常语序。)
“施主请讲。”
“我今年第十九次乡试,一举考取秀才,家族十分荣耀。我想他日大考,必定金榜题名。但我如此天纵英才,岂不是要嫉妒死天下读书人?料想这天下女子对我芳心暗许的也必定很多,我该如何抉择?十分苦恼啊!”
“敢问公子年岁?”
“四……四……四十三。”
老和尚点了点头,找来一只公鸡,用红绳拴住。只要鸡一跑就用红绳拉倒,再跑再拉,如此反复了八次,书生顿悟:“大师是让我不畏人言,勇往直前做自己吗?”
“我是让你拉七八倒吧!”
————————————————————————————————————————————————
“净末姐姐,咱们这是去山上吗?”
“是啊。”
“净末姐姐,咱们还要住到明年春天吗?”
“嗯。”
“净末姐姐,那里好冷,你会不会不舒服啊?”
“不会的。”
怎么会不舒服呢,那里是她最欢喜的地方。这些年,每个冬天她都要去那住几个月,像一只松鼠抱着自己的尾巴,在干燥的树洞里度过最温暖的冬季。无论外面多么严寒冷峻,北风呼啸,窝里永远平静安宁。
山脚下,一粉一绿两抹身影正缓缓前行,一个活泼俏皮,一个温柔沉静,为这萧条的冬日添了一抹丽色。
那抹绿影是净末初出桃林时一锭黄金买的小人参。当时好心帮助那个贫苦妇人,不想却惹出了后面这许多是非。但也并非全是坏事,至少她认识了后卿,那个有着一双丹凤眼,总爱跟在她身后的大男孩。
他不善表达,眼里却总巴巴地透着对她的依赖。想到他,净末脸上挂起一抹哀伤的温柔,像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吹动。
当年她初出桃林,刚踏入世间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觉得那棵小人参很有灵性就想看它如何遁地。
后来她被贩卖为奴,本以为再也不会和这个小人参精相见。没想到凉爽修炼成形后,千方百计地找到自己来报恩。唐府大火之夜,还拼死为她拿回捆灵锁的钥匙。
但那夜是谁救她们出来的呢?当时她俩都昏了过去,醒来时已在距唐府二百余里的天山上,位置十分隐蔽,一干应用之物也齐全,只是这施救之人从未露过面。
当时净末受伤颇重,如果那魔头的剑稍偏半分,她定会命毙当场。为这足足在床上躺了一年,多亏这个小人参每天摘一点自己的参须给她熬药,她才彻底恢复。一年下来,好好的一棵根白须净的人参硬是被自己扯成了秃了毛的萝卜,着实让她感动了好久。
“净末姐姐,这个山洞怎么不一样了啊?”
“净末姐姐,这里的大树比去年粗好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