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人直浑,年轻轻的干吗要死呢?你一个大男人再难也比俺们女人家强得多。”
她告诉他,她叫马晓霞,今年16岁,家就住在这西边小马庄。父亲两年前不幸病逝,因父亲治病家里欠了三百多块钱的债,初中还没上完不得不辍学在生产队挣工分。为了还债,她每天天不亮就去割青草,回来还要到地理干活,有时候割草回家晚了,连早饭也顾不得吃,拿着一块干饼就和大伙一起下地了。
为了多挣工分,她要求和成年人干一样活。有一次担粪,褂子被血粘在肩膀上几天脱不下来。尽管拼死拼活的干,年终分红才得了十三块八毛五分钱。沉重的债务像一座山压得她透不过气来,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债……
王邦玉听了她的诉说,心里酸酸的,小小的年纪却在支撑一个家,自己与她比起来真是太渺小,太不男人了,他深感羞愧。
她把他扶到床上,给他喂了药。她一边给他做饭,一边劝说道:“大哥,你就听俺一句劝,好好活着,腰杆挺直了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其实王邦玉没什么大病,只是感冒发烧,加上心中郁闷,吃了药,吃了饭,病就好多了,于是便和马晓霞攀谈起来。他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他的经历向她说了一遍。
马晓霞想不到这位大哥原来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令她不解的是为什么考不上大学就寻死呢?便说道:
“今年考不上,明年还可以再考啊,干吗要死呢?”
“这个你就不懂了。”他哀叹道,“没有家里人支持,我就没法进补习班。没有老师的辅导,靠自学是考不上大学的,因为有些课程我以前没学过。”
她听了之后,脸上漾起天真娇媚的笑,像是一片深秋盛开的荞麦花,轻飘飘地说:“这好办,俺姑父就在县城教高中,过两天你病好了,我们一起去找他,一定能帮上忙?”
他听后,精神振奋,畅然欣喜,像一个遭遇久旱忽闻大雨将至的农夫,殷切地憧憬着……
第三天,他跟随她来到了她姑父张道生家。她将王邦玉的情况向姑父介绍了一遍。张老师听后,对王邦玉的处境很是同情,介于他没钱交学费,同意他白天到“补习班”去旁听。
……
为了感谢马晓霞,王邦玉特地买了一斤猪肉,二斤土豆和一瓶白酒,杀了一只老母鸡,煮了几个鸡蛋,要痛痛快快和她大吃大喝一顿。
马晓霞平时不喝酒,但为了陪王邦玉也喝了起来。
酒这个东西没什么好,唯一的好处就是喝多了能让人敞开心扉,平时不敢说的话敢说,平时不敢做的事敢做。她酒喝的不多,可话却多了起来,问道:“王大哥,你有女朋友吗?”
王邦玉感到惊愕,想不到她小小的年龄会问这个问题,无论她处于什么目的,他都必须对她说实话,于是说:“有,她在上大学。”
她表情淡然,问道:“你们什么时候结婚呢?”
“等我考上大学,毕业以后。”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没底,如果考不上大学,他再喜欢她也没有用。
“假如你考不上大学你还和她结婚吗?”她托腮凝眸,若有所思看着他。
“考不上”三个字让王邦玉心底涌起一阵凄凉,他不喜欢失败,但不能不面对事实,于是答道:“那不能,我怎么能去托累人家呢?”
她带着羞涩,带着试探,带着期盼问道:“假如你将来在家种地,愿不愿意找个农村女孩做老婆?”
“父亲不让我回家,我上哪弄地种?”他的心情突然变得沉痛起来,容颜像暮时落日的余晖黯淡无光。
“你要不嫌弃就到俺家去,我给你地种。”她兴奋异常,脸上荡起灿烂春光,将矜持遮掩地一丝无余。
王邦玉惊诧不已,看着她那张童真尚未隐退幼稚的脸,语气中含带一丝浅浅的责备:“瞎说,你还小,真是什么都不懂?”
她深情款款,直言不讳:“俺懂,俺什么都懂,你要考不上大学就去给俺做上门女婿。”
王邦玉微微苦笑,眼中流露迷惑与不解,“傻丫头,你既然有这种想法,为什么还帮我去找你姑父呢?我要考上大学了,就和梅云在一起了,你不后悔吗?”
“不后悔,因为俺喜欢你,就盼着你好。俺只是说假如你要考不上,俺才和你在一起。无论你考几年,俺都等你。”她脸上流淌着天真的坦荡在空旷的田野中弥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