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胜国录 > 第144章 变生肘腋(10)

第144章 变生肘腋(10)

冯仲终于有些明白冯聿林为何如此看重秦瑞了,甚至连他自己都觉得与这位年轻人的合作越来越愉快了。

“事不宜迟,在下这就去准备。”

“静候先生佳音。”

纪柏棠的府门近来冷清了一些,既是因为他先前忙于公务,无暇应酬,也是因为冯聿林的下狱,让好些人觉得这只是个开始,原先炙手可热的一班人,燕王闭门闲居,冯聿林身陷囹圄,只有纪柏棠独善其身,虽然看起来皇帝的信任不衰,权势也更稳固,但君心难测,不如敬而远之的好。纪柏棠倒很坦然,因为见风使舵的人始终也左右不了朝局,而真正能影响皇帝做决定的那几个人,到不到他的府上来,都是一样的,其间唯一的例外便算是陆桐了。

陆桐没有想到轰轰烈烈的洛川案,最后落马入狱的竟然是冯聿林,不过案情他亦不明,也不愿知道的太多,正好户部增发的俸禄,加上靖北支持之下,他名下的产业颇有起色,新年一过,第一笔分红进账,两相叠加,金银滚滚而来,他喜上眉梢也就乐得闭门享受,然后还不忘到纪柏棠府上拜访,既是看看朝局的风色,也是表示自己不为流言所动的态度,实则还是想在靖北和朝廷之间,左右逢源。

纪柏棠倒是没有想到陆桐回来,不过来了更好,陆桐言谈风趣,而且很识时务,必不会说些惹人厌的话,留下来解闷亦是上佳之选。于是主客各坐,煮酒品茗倒也畅快的很,如此盘桓了大半日,纪柏棠以吩咐仆从准备酒菜,听差却进来在纪柏棠的耳边低声禀报道:“老爷,徐镇岳登门拜访。”

“他怎么来了?”纪柏棠心中疑惑,他与徐家兄弟交情泛泛,虽然因为军资之事,户部少不得要与玄策接洽,但除了公事之外并无旁的私交,所以想不通何以徐镇岳会突然登门。但细想之下,怎样也没有不见的道理,只是陆桐仍在,似乎不便。

陆桐看出纪柏棠颇有犹豫,因而问道:“阁老何事如此犯难?”

“哦,徐镇岳来,正想为琴轩你引见。”

纪柏棠这话言不由衷,陆桐岂会不知,而且他与徐镇岳更是无从交集,此刻相见彼此尴尬,因而很知趣的说道:“必是军务上的事,这可就难为在下了,还是烦请管家打扫一处厢房,我在那里歇息片刻,晚些时候,再陪阁老小酌。”

这在纪柏棠,是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同时也想到徐镇岳就算有话,必也不久,不如就让陆桐避开一会,万一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事,稍后还可以让陆桐一起参详,因而吩咐仆从道:“带陆大人去上房,好生侍候。请徐大人进来。”

仆从闻命正要退下,纪柏棠急急止住,“不,我亲自去迎。琴轩,那就恕我失陪了。”

“阁老请。”陆桐很恭敬的拱手道。

纪柏棠人虽亲去,行迹却很隐秘,并没有像寻常迎接朝廷大员一般,打开中门迎接,而是嘱咐仆从,将徐镇岳引到侧门带进,自己则就在门内静候。

徐镇岳还有些不明所以,由仆从领着在纪府门外兜了一个圈,到侧门时,已有些怒气了,等到定睛一看纪柏棠亲自在门前迎候,饶是他蛮勇,也不会动怒了。

“阁老,岂敢,正是折煞晚辈了。”徐镇岳少有地说了一句漂亮话。

“旁人使不得,将军使得,英雄出少年,英姿勃发,老夫倾慕已久了。”

如此由纪柏棠陪着一路并肩而行到内堂坐定,徐镇岳开门见山:“奉家兄之命,特来拜会阁老,并有手书一份,替家兄奉上。”说罢就从怀中拿出一封书函。

让徐镇岳亲自来送信,足见这信中内容的分量和徐秋岳的诚意,纪柏棠将信看过,神色不动,先将书函放在一边然后向徐镇岳道:“信中的内容,令兄可曾告与将军。”

“我大哥只说此事重要,务必稳妥隐秘,这不我连亲兵都不曾带,亦未骑马,一路从翘才馆走了来的。”

“如此倒是有劳将军了。”

“不妨事,这点路程不算回事。阁老,我大哥倒是说些什么。”

“徐帅美意,邀我过府小酌。”

“哦,原来是为了吃饭,大哥也是的,这样的请帖”徐镇岳本想说,这样的帖子随便找个随从也就送了,何必要让自己来跑这一趟,但有想到兄长吩咐时严肃的模样,特别先前才受过的训斥,在帝都应当谨言慎行才好,便又转口说道;“既是做东请客,当然要有诚意,我为大哥跑跑腿理所应当。”

只不过这照面的片刻,纪柏棠就知道这个徐镇岳多勇少谋,只是个冲阵的战将,凡所谋略都该是背后的徐秋岳,因而也就不打算与他多言,“徐帅的美意,在下自然要去,不过我既忝列台阁,又比两位将军虚长了几岁,便倚老卖老一回,烦请告诉徐帅,小酌的地点自有在下安排,届时恭候二位将军大驾。”

徐镇岳心想,本来是我大哥请客,怎么倒要你来选地方,主随客便,这老东西好不知趣,好在总算谨记着兄长的教诲,因而仍是谦恭地说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如此则晚辈先行告退了。”

“我送将军。”

于是又是纪柏棠亲自陪着送到府门之外,同时命府中的软轿在此等候,“这是我府中下人,总算还懂些规矩,将军尽可放心,恕在下不远送了。”纪柏棠送徐镇岳上了软轿,四名轿夫原是用熟了的,脚下极快,片刻就已转过巷口,直到这时纪柏棠方才转身回府。

等送走了徐镇岳,再将陆桐从厢房之中请回,正好酒菜也已齐备,随即开宴,边吃边聊徐镇岳到访之事。

“来,琴轩,你先看看这封信。”纪柏棠一边吃着碗里的鱼翅一边将信递给陆桐,鱼翅是他的家厨炮制了许久的,炖煮的已很入味,纪柏棠一阵咀嚼之后立刻端起酒杯,免得鱼翅粘住了他的嘴唇不便后面谈话。

陆桐将信仔细地看完,复又递给了纪柏棠,等他就杯中的酒喝尽,一饱口福之后,方才缓缓开口道:“看样子徐秋岳颇有结交之意,不知道阁老是个什么意思。”

“论家世地位和如今的兵权,徐家兄弟也算个人物,只是不知道徐秋岳此人才具如何?”

“这倒不妨见面之时品察一二,今天阁老不就见到一位,窥一斑可见全豹。”

“徐镇岳吗?他可不行,有些莽撞,看上去全然是个武夫,只可冲阵杀伐,不足与谋。”

“徐家兄弟,一向是兄贤于弟,寻为定论,如今来看,外间所言不虚。其实,在下冒昧,阁老方才失了冯孟亭这条臂膀,倘能收复徐秋岳,亦未尝不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原来陆桐以为冯聿林一入诏狱,前途算是已然无望了,纪柏棠自然不会是此等想法,天策军岂是如此容易就会归于宁王的掌握,何况论起冯聿林之罪,也罪不至死,起复之望还大得很。不过这倒不必与陆桐争辩,就算冯聿林安然无恙,结交徐秋岳也确实有益无害。然则他也有他的怀疑。“说起来徐家世代镇守洛阳,如今又是神策军的主帅,根基稳固,似乎不必来巴结我啊。”

这话也很有道理,当初冯聿林之所以投靠纪柏棠,乃是因为骤然掌兵,羽翼未丰,而且军械钱粮一无所出,都要靠掌管户部的纪柏棠的支持,徐秋岳的情况却不可同日而语,无论兵员钱粮都分毫不缺,因为背后就有洛阳这座重镇支持,似乎不必再另外寻求臂助。

“阁老,在下倒是听到过一些无足深信的流言,此间没有外人,我姑妄言之,阁老姑妄听之。听闻远在洛阳的徐家家主,对同为开国从龙之臣,却能敕封镇南王的沈家,羡慕得很呢。如今兵争之世,只要立下军功何尝不能再建一座王府。”

陆桐这样一说,纪柏棠倒有些明白了,徐家想要与沈家比肩之心已非一日了,徐家吃亏在不像沈家一样,和帝君有如此亲近而定关系,那边只有设法从朝臣之中弥补。如今镇南王府的超然地位也是朝野所有目共睹的,徐家虽然在兵力财力上毫不逊色,唯独在朝堂之上,特别是将来倘若皇帝有封王之意时,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持者,无怪乎先要寻求自己的帮助了。

“还是琴轩想的通透,不如陪我同赴此宴如何?”

如果不是因为府中已经住着伍元书,陆桐还真想就此与徐秋岳有所结交,如今转念一想,靖北军在帝都之中也是耳聪目明,神策军行将在沧澜关与之交手,此等旋涡,不如远离为妙,否则万一靖北杀心一起,自己卧榻之侧悬有利刃,睡梦之中身首异处就辜负了这四处周旋的一番苦心了,而且他也知道纪柏棠未必就是真心相邀,因而决意推辞。

“在下从不知兵,又不像阁老这样文武全才,还请阁老容我在府中高卧,得享悠闲吧。”

纪柏棠确实不过表面客套,倘若真的要襄助徐家封王,其间许多秘辛自然是不足为外人道的,陆桐虽为他看作自己人,但在此事尚未有眉目以前,参与的人总是越少越好。故而也就不再谈这封信,只说些闲谈,宾主尽欢而散了。

纪府的家厨甚为美味,陆桐近来又诸事顺遂因而胃口大开,等到摩腹而起,才觉得吃得太多了些,好在陆家的轿夫送完徐镇岳已然返回,此刻正好将陆桐送回府邸,不过这回纪柏棠只在房门话别,不再亲自送到府门之外了。

四名轿夫脚步矫健,到达陆府之时,陆桐仍觉得腹中鼓胀,因而刚一走出轿子,就向着府中唤道:“来啊,去给我沏一壶普洱,还有,去账房支二十两银子,给这四位兄弟。”

二十两银子几乎是小户人家一年食用之费,陆桐抬手之间就用来赏人,既是为了讨好纪柏棠也是因为近来手头阔绰,不必斤斤计较的缘故。陆府的下人很快将银两取了来,四名轿夫领了赏,千恩万谢地去了,陆桐犹自摩腹着向府中踱步,却未注意自府门边闪出一个人影:“陆大人,豪迈得很啊,可否也赏小人一点银子。”

酒足饭饱的陆桐一时没有听出这声音是谁,等到瞧清了来人的面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哟,伍爷,你老回来了。”

来人正是伍元书!

论年纪,陆桐长伍元书不知多少,此刻这般谦卑,既是因为受制于人,也是心虚的缘故,生怕伍元书看出些什么。伍元书是从翘才馆来,已在陆府等了些时候了,此刻见陆桐意态潇闲地回来,自然要问他去了那里,其实不必问,只要将靖北在帝都暗布的哨探找了来很快便能有答案,当面问陆桐无非是看他是否有所欺瞒。

陆桐料知瞒不过,便老实地说道:“我去纪阁老府上了。”

“来,请陆大人上座,好好与我说说今夜的晚宴。”伍元书一边说着一边将陆桐带到内室,而屋外已被靖北军士严密把控起来,陆府的下人仿佛习以为常,仍旧做着自己手上的事,府门慢慢关闭,整座府邸看不出半点异样。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美杜莎真爱之眼 剪魂劫 一页羊皮卷 飞不过的保和海 毒医重生:三世恩怨仇 鬼话大明 有眼无敌 太监纪事 兴赵 靳少,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