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胜国录 > 第144章 变生肘腋(10)

第144章 变生肘腋(10)

();

无论是刘文静还是伍元书,之所有能将洛川当夜的来龙去脉查得如此清楚,都少不了一个人帮助,这人自然是秦瑞。秦瑞自回帝都以来,先是自冯仲处接受了统领寒露的命令,之后又眼见冯聿林被押解到诏狱,就在冯聿林入狱的同一天,冯仲来与他说,寒露如今的任务就是要让朝廷和靖北两方面,都知道那夜劫掠洛川是天策所为。让朝廷知道,并不困难,但靖北军的人行踪诡秘,秦瑞也不知道从何处泄露消息给他们,倒是冯仲想的最为通透。

“如今来看,当日在最后劫走辎重的必是靖北军,看来他们在洛川蛰伏也非一日了,只要在洛川四周散布些消息,不怕靖北的谍探侦讯不到。”

“此计甚妙。”

“最近可以会传你过堂?”

“已派人送了消息来,明日让我到刑部去问话。”

“很好,问讯以后,想必会放你出京,此番罪责虽重,但护送军资亦有功劳,功过相抵,我猜想会是革职留任,仍让你会洛川任职。毕竟洛川如今正在重建,你这个城守颇得民心,人地相宜,还可以此将功赎罪。”

“朝堂大老的一举一动都在先生的计算之中了。”

“也不尽然,如若如此自然最好,否则少不得要让寒露的兄弟们来唱一出‘盗卷宗’了。”

冯仲说的是戏文,秦瑞不好此道,但约略能明白其意思,因而接着问道:“先生是想我还会到洛川去?”

“并无不可,不过侄少爷若是愿意,自然还是到新城最好,毕竟就快要用兵了。”

冯仲这话说的意向难明,这所谓用兵,到底是指向靖北还是指向帝都,就只可意会了。不过秦瑞自身之安危虽不大放在心上,但家中老母着实惦念不下。此刻问及此事,冯仲也早有安排了。

“有关老夫人,原也准备了几条安置之道,全看侄少爷如何取舍了。”

“洗耳恭听。”

“一是一动不如一静,仍旧留在帝都,这样做最能掩人耳目,届时只要说你在洛川赴任途中为匪人所劫,下落不明,老夫人仍在城中,等将来取了城池,母子团聚也很容易。”冯仲见秦瑞不曾答话,便自顾自说了下去。

“二是以奉养为名,一同接到洛川安置,当然人是不必去洛川了,中途改道直接去往新城,新城乃天策之根本,老夫人在那里,侄少爷晨昏定省必能照料如意。”

“三则是为防万一,如若将来战局陷于胶着,前线兵凶战危不是赡养之地,不如早早将老夫人送回南方老家安置,另派心腹妥为保护,等将来四海平定再团聚天伦。这在施行时与去新城无异,只要携老夫人离开了帝都,天高海阔何处不可去。”

冯仲从容地将他的三策说完,只见秦瑞犹自在沉思,自接统了寒露之后,秦瑞便知道,自己与冯聿林已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冯聿林所要行之事,前途凶险,虽则功成之时,他亦有拥立之功荣耀非常,但一旦失败,亦是无葬身之地的深渊。他深受冯聿林栽培提携之恩,彼此又有血缘至亲,自然难以置身事外,特别冯聿林膝下无子,在与秦瑞言谈之间,隐隐有将来传授衣钵之意,秦瑞自顾平生所学,又何尝不想一展抱负,提剑纵横宇内,心中唯一的挂碍就只有老母。此刻听到冯仲所说的三种安置之法,各有千秋,但却又觉得哪一种都不能尽善尽美。从他本心来说,是希望将母亲带在身边,但冯仲所说兵凶战危四字已道出了将来的境况,日后战端一开,刀兵四起,自己的安危尚且无法保障,何况老母,比较起来,只有送到南方远避,比较稳妥,但这样一来,母亲年高远行,旅途劳顿,对身体的影响甚大,而且虽说可派心腹保护,但南方远隔千里,到底也是鞭长莫及,何况战局发展难以预料,一旦天策无法速战速决取下帝都,战火连绵,更不知道哪一天才能与母亲团聚了。就当秦瑞犹自还在思量之际,却听得从内堂之中传来一声道:“不必说了,我哪里也不去!”声音虽不洪亮,态度却十分笃定。

“娘。”

“老夫人。”

此刻说话的正是秦瑞的老母。只见年逾六十的老妪虽然一头银丝,但精神很好,并无半点衰颓之象,这也是可以想见的,在秦瑞科考以前,都是母亲一人抚养他,纵是女流其性格之刚毅也可见一斑。

“娘,帝都实在不宜久留。”秦瑞劝解道。

“你们的事,我不管,只是我年纪大了,已厌倦了四处奔波了,瑞儿如今也大了,该有一番自己的功业,我这老骨头不能成为你的负担。”

“娘说的这是什么话!”

“瑞儿你也别和我争,我虽是个妇人,却也不是不懂朝廷的规矩,虽然父母在堂是可以接到任地奉养,但从来都是从贫寒之地迁居富庶之城,洛川一介小城,物产不丰,起居亦不舒适,凡此种种岂可与帝都相比,说迁居洛川奉养老母,岂不荒唐。何况照冯先生刚才所说,你就是回任洛川也是革职留任的罪名,戴罪的官员,当然要以国事为先,岂能先想到老母,届时即便奏请,也是要碰钉子的。”

这一席话倒真让冯仲刮目相看,想不到这个深居简出的秦老夫人还有如此见识,冯仲原本也希望秦瑞能将母亲安置在帝都,这样最为稳妥,将来就算秦瑞半道失踪,也不会引人怀疑,只会当他真的是被匪人掳走了。但他也知道秦瑞心中舍不得母亲,这才说了三条计策,其实不过虚张声势,希望秦瑞自己能够想通这个道理,却没有料到老夫人的处置这般明快。

秦瑞很少违逆母亲的意思,其实他亦明白,留在帝都这一动不如一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帝都乃国之中枢,牵动举国观瞻,任何一方势力,都希望能够兵不血刃进占都城,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将帝都化作一堆瓦砾,所以留在帝都对母亲来说,是最安全的。

“但是娘,”秦瑞还欲在说些什么,倒是一旁的冯仲觉得机不可失,很快出言劝慰道。

“侄少爷,就依老夫人所言吧。”

秦老夫人全然没有听到秦瑞的话似的,只想着冯仲道:“冯先生,我有话想问你。”

“老夫人请讲。”

“将来功成之日,他预备怎样对待瑞儿?”此处的他,自然是指冯聿林,冯仲知道他们叔嫂之间颇有心结,虽然秦瑞科考得中以后冯聿林颇为照拂,老夫人出于儿子前程的考虑虽不反对,但对冯聿林的态度一直都很冷漠,而冯聿林无形之中也是将她作为人质留在帝都,以此作为控制秦瑞的一重手段,所以彼此各有所求,保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及至今天,她问出这样的话,冯仲不知道对于天策行将谋划的事,这位老夫人知道多少,不过观其言行,可见都是为了秦瑞,有此定见之后,冯仲说话就比较有把握了。

“老夫人,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果真天命有归,冯家如今后辈中的男丁可也就侄少爷一个。”

“好,果真有那一天,我便准了瑞儿认祖归宗。”

秦瑞自幼由母亲抚养所以也跟从母姓,如今言下之意,将来冯聿林如有传位之举,便准了秦瑞重回冯家。

冯仲心中不免觉得她有些妇人之见,如今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这将来之事着实难言,此刻说是认祖归宗的事,未免太过缥缈了一些。不过他转念一想,秦瑞的才具颇佳,倘能承继冯聿林之功业,亦是上佳的人选,而且冯聿林既然愿意以心腹寒露托交于秦瑞,看重之意也是溢于言表的,自己又何不顺水推舟。

“好,届时冯某愿为见证。”

秦瑞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竟会说出这样的话,他虽有所期待,但今时今日的形势下要说就已在计划这缥缈的荣华,也未免太不切实际了,不过见母亲与冯仲二人说的如此郑重其事,他也不便表示什么。

“如此我们可就说定了。”冯仲话是向着秦瑞说的,秦瑞看向母亲,见老人家微微颔首,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说定了。”

“好,那么接下来,”冯仲犹待往下说,却见秦老夫人道:“剩下的事,就不必让我这个老婆子知道了。”说着便又回到内堂去了,只留下了秦瑞和冯仲。

“先生请讲。”秦瑞倒是很快回过神来。

“虽然知道了天策是始作俑者,却还不知道朝廷和靖北准备如何应对,今天的消息,神策军即将开往沧澜关支援攻势,在其离开之后,帝都就只剩下天策,玄策和镇南三军,就兵力而言,天策尚有优势。只是还有一支靖北,不知这隐于暗中的靖北军实力几何。”

天策自回师以来不过扩充实力,秦瑞是略有所知的,但是没有想到短短一年的功夫,天策的兵力竟已超过了玄策与镇南两军之和,这就着实出乎秦瑞的想象了。

“与其守株待兔,不如引蛇出洞。”秦瑞如此说道。

“此言甚妙,愿闻其详。”

“如今无论哪一方,所想要不过都是这一座都城而已,易君瑾占了身在暗处的便宜,何不来个化暗为明,先生方才说天策的兵力占优,那何不就以一部来做诱饵。”

“围城?”

“当然,最好还是以靖北的旗号。”

“原来是想故技重施。”

“在洛川,靖北就曾出手劫粮,如今是帝都,就更没有理由袖手旁观了,即便他真的袖手旁观也无妨,戡乱之责,天策亦是责无旁贷。”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美杜莎真爱之眼 剪魂劫 一页羊皮卷 飞不过的保和海 毒医重生:三世恩怨仇 鬼话大明 有眼无敌 太监纪事 兴赵 靳少,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