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胜国录 > 第82章 天策乖离

第82章 天策乖离

();

帝都诏旨所定下的时限乃是腊月二十,按时抵都对于近在咫尺的新城驻军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此同时,相距新城不远的梓潼驿中,最后一批属于两江的部队也已经全部登岸,整装待发。到此时俞英泰觉得不必再掩饰身份,两江总督的旗帜便堂而皇之地飘荡在辕门之上了。冯聿林的天策军久在帝都驻防,不在此次奉诏北上勤王大军的序列之中,所以那一道谕旨并未下发给他,但兵部亦有专差送来命令,天策各营集结待命,伍元书部既已肃清,原先在京畿四周分散搜索的精锐小队理应立刻收拢,以备征伐之用,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皇帝迟迟没有让冯聿林在腊月二十随各地将帅一同进宫面圣的谕旨。这总不免引人遐想,要说是皇帝体恤天策辛劳,却又有兵部下达的天策全军即刻集结听用的命令,并没有让天策休整的意思,要说冯聿林失去皇帝的信任,日前千波夜宴,冯聿林稳坐高台的情形历历在目,俨然是帝君身侧不可或缺的重臣,但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短短数日以来皇帝的转变乃是因为宁王和纪柏棠。

宁王自从当初严敬铭屡遭弹劾,就已在注意是谁在暗中利用言官,严敬铭当局者却清,一言提醒了宁王,纪柏棠或许也只是待人受过,如此在细心访查之下,果然查出了冯聿林与言官御史之间的蛛丝马迹,但冯聿林处事周密,所以宁王虽知道两相有交往的行迹,却没有留下确切的证据,涉及禁军统帅,即便是宁王也不敢贸然动手纠参。一直到近日,几份关键的证据终于落在了宁王的手里,恰逢皇帝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宁王携着证据进宫独对,兄弟二人在殿阁之中屏退左右,说了将近有一个时辰的话,自此以后,皇帝就渐渐不大愿意提起冯聿林了。至于纪柏棠,他则是接受了陆桐的谏言,认为各地将帅即将云集帝都,将来平叛的军功,关外有章绍如的骁骑大军,关内有各路劲旅,落谁家尚未可知,冯聿林虽然眼前略有建树,但此次从各处所调驻军,无一不是宿将元勋,就是边陲强藩,所部又都是身经百战的劲旅,相较天策成军至今也不过三年五载而已,高下立判,所以实在不必将筹码都下注在天策身上。这一番话在纪柏棠听来也有些道理,但天策是他一手所扶持,冯聿林也一贯表现的很恭顺,尽管渐渐由羽翼已成,脱于掌控的趋势,但纪柏棠仍不愿留下明显打压天策的痕迹,所以只是在朝堂上提到天策之时,有意无意地在语气褒扬贬抑之间略作出入,朝野之间,最看重察言观色,一字之褒贬便也足够了,于是当初因为肃清帝都而炙手可热的天策军和冯聿林,热烈的场面骤然就冷了下来,以致于皇帝未曾传召,朝臣也大都只在心中揣测,却无人上奏疏问个明白。按理用兵征伐,国之大事,只要资望足够,都可以上书建言,不算越权。

对于不明内情的人,特别是天策众将士来说,朝廷和皇帝如此处置,近乎过河拆桥,天策军中早有传闻,当初肃清叛军的捷报送入帝都,冯聿林本有封爵的希望,但不知怎的被皇帝搁置下来。如今不仅当初的胜绩淡漠处之,皇帝也明显地的疏远,敕封爵位更是无望了,冯聿林本人在和部属谈笑之间还很淡然,似乎得失不为所计似的,但天策部属心中不忿可想而知,渐渐的,朝廷与君上刻薄寡恩的言论,就暗中在天策军营中流传开了。公审校尉以后,正如俞英泰所预料的一样,冯聿林虽判了校尉斩决之罪,军职也一并褫夺,但在校尉割发代首,并且领受了一百军棍之后,冯聿林私下已派人为那姑娘料理了债务,也在帝都之中拨了一所宅院,以备二人成婚所用,已降为亲兵的校尉,也在冯聿林帅帐左右听用,是信任不疑的表示,如此这校尉想要再立新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眼见为实,朝廷与冯聿林之间,孰轻孰重,兵士自然在心中有所计较,加之冯聿林多年来的着力经营,胼手砥足同甘共苦,使得天策这支原本直属天子御前的禁军,越来越有冯家军的模样了。

无论旁人是何看法,身在居中的冯聿林却有正中下怀之感,他所要做的事,正是需要皇帝疏远自己,天策军心却借此机会得意笼络凝聚,实在是一举两得,在他的计划中,下一步他本应该要被锁进诏狱的,但这月余以来,伍元书部真的是全无踪迹,这当然不是因为叛军确实已被天策肃清了,冯聿林很清楚,潜藏起来的伍元书不会甘于蛰伏,必是在策划着什么。只是这样一来,纪柏棠各路粮草征调,风平浪静尽皆安然抵达帝都,冯聿林不得不准备冒险来帮这位旧日上司一把了。这原是与冯仲商议过的,伍元书来则便罢,若是不来,少不得要冯聿林安排心腹来一出断粮草了,反正蒙面黑衣,趁月黑风高一把大火,谁也查不出到底是何人所为,而眼看如今天策墙倒众人推的模样,这一口黑锅时所难免地要扣在冯聿林的头上。

当初虽有此议,但冯仲一开始就觉得这样太过冒险只建议将此作为一个备用计划,其实根本的想法是最好备而不用,结果没想到局势的发展,出乎当初的预料,竟然要反客为主了。但最根本的一点,并没有脱出两人先前的计划,所以此刻冯仲要着手准备的就是冯聿林一旦入狱之后,天策全军的行动了。

无论是冯聿林还是纪柏棠,都不曾发现陆桐近来在朝局之中角色的转变,这既是因为宁王将他手中的证据保护的非常好,除了皇帝谁也不曾见到过,自然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些证据根本就是执掌柏台的陆桐暗中送给宁王的,至于建议纪柏棠不必相助天策,其间也全然做出一副为纪柏棠考虑的样子,而不露针对冯聿林和天策军的痕迹,陆桐所做的一切,自然与前几日乔装成北上客商的伍元书有关。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美杜莎真爱之眼 剪魂劫 一页羊皮卷 飞不过的保和海 毒医重生:三世恩怨仇 鬼话大明 有眼无敌 太监纪事 兴赵 靳少,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