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盘‘韬’菜,是用五香腐张卷起雨后菌类制成的香馅所做,外不知其内,内不知其味,吃进嘴里方有难以言喻之鲜美感。
第四盘‘欲’菜,欲乃人欲之道。孔老夫子言“食、色、性也”,讲的即是人欲。取三岁狗外腰切成片,中开口,嵌岁满公鸡内腰作形,点缀以枸杞子,用冬虫夏草围盘,看去峥嵘艳艳,食之壮阳补虚。
第五盘‘艺’菜,艺即文艺之艺,喻示的是武则天的歌艺之好。这道菜是用脆莲雀舌成菜。指莲画,雀鸣春,乃喻如画江山,歌舞升平的意思。
第六盘‘文’菜,文章之文。它喻示武则天文才卓著,武则天长书画,善诗赋,功经理,颇有文采。这是用青笋调鲤须成菜。笋为竹魂,竹为文友,文成天下之理(鲤)。
第七盘‘禅’菜,即禅学之禅。武则天曾是出家之人,算是与佛禅有缘。这盘菜是清素不沾油荤的。
第八盘‘政’菜,是指武则天勤事朝政,且功绩卓著。此莱是用雁脯、鹅掌作成。雁知寒暖而迁徙,鹅掌载身而浮水。喻政权者当知天下冷暖,民意载覆之道。
八道凉菜流水价上完,已用了小半个时辰,闻负山与庚石边吃边谈,好不快活。凉菜尚未吃完,热菜中先上桌的“四大镇桌”又一一端了上来。
四镇桌中第一道菜叫做“牡丹燕菜”,选上好的萝卜切成细如龙须的长丝,再用去油的高汤浸泡人味,滤干了水再包以蛋清薄芡,上笼蒸至凝固,此时蒸出的萝卜丝已是晶莹剔透,团如浮云,质如白玉,形似燕窝,再与配好的汤料文火轻焖出味。庚石尝了一口,只觉得满口的利爽香滑,且香而不腻,滑而不淡,脆中有韧,清爽如素,馥厚似荤。全身上下千万个毛孔皆被这道菜所征服,无不舒泰异常。
第二道菜叫做“葱扒虎头鲤”,选洛河中上等鲤鱼制成,这道菜也有讲究,鱼头所向必是上座的尊长、长者,亦或贵朋,有坐在上座的人先动筷子,表示了一种尊敬和礼貌。店小二端来这道菜后便已讲解了这道菜的规矩吃法,于是庚石请闻负山先动筷子,待其吃了三口之后再举著而食。
第三道菜叫做“云罩腐乳肉”,吃法与上一道不同,需要坐在下座的人先动筷子。相传武则天所生四子皆令她不满,唯独对太平公主颇为赏心。后来太平公主嫁薛绍为妻,送女儿出嫁时武氏以自己的**涂于肉上叫女儿吃下,让女儿莫忘了老娘的一片心。
第四道菜叫“海米升百彩”,“百彩”乃“白菜”的谐音,其实这道菜就是海米炖白菜,叫“百彩”为图一个吉利悦心。白菜又是素菜,实是为前边的两道荤菜利口之用。
这四道镇桌色香味俱全,吃的庚石饕餮性起,只恨自己少生了两只手一张口,全付精神都放在了菜肴之上,闻负山内伤多日,此时也觉腹中馋虫蠢蠢欲动,也不说话,只管吃。
四大镇桌上过,接着端上来的是八大件。八大件又分前五后三。前五为“快三样”、“五柳鱼”、“鱼仁”、“鸡丁”、“爆鹤脯”,后三便是八宝饭、甜拔丝、醋里脊三种甜品。此时二人吃得正酣,哪管什么菜有何种说法来历,犹自埋头苦吃。
如此吃了一个多时辰,待吃完,店小二便来收起了桌上餐具,另换一套,用来食用水席的最后四道菜,俗称‘四扫尾’。四件扫尾依次是“鱼翅插”、“金猴探海”、“开鱿争春”、“碧波伞丸”。
本来洛阳水席吃到此时,干干稀稀二十四道主菜都已上完,该是尽兴的时候了,然而此时又似完未完。据说当年武则天吃了多年的水席大菜,并不知道这水席喻示的是她自己,直到她临死之前病卧上阳宫,感到百味不适其口,仍念着要吃水席大菜。第二十四道菜上至最后,她问最后一道菜是何菜,有人禀告她是丸子。因丸子的丸与完了的完是谐音,丸子的子与之乎者也的之也是谐音,武则天本就在病中,把“丸子”听成了“完之”。她颓然长叹一声,此时方悟,但一切都晚了。便大叫道,水席我也……一命呜呼。有了这个原因,以后的水席人们吃到最后一道菜“碧波伞丸”时,心中都未免或多或少有些扫兴。吃饭本来是一件大家都高兴的事,又何必为一道菜再去联想到一个女人的死,这实是有伤人们的胃口。于是从大宋开国起,人们便将这最后一道菜改成了一碗酸爽利口的蛋衣汤。一为清一清食者满口荤腥油腻;二来这蛋衣专取蛋黄搅匀了撒滴锅中,黄灿灿浮于碗上,说是黄金加身之利兆。其实它的意思就是说,喝了这碗黄金汤,大家都能升官发财。
这顿洛阳水席吃完,二人腹中已是毫无空隙,连走路也有所不能。庚石唤来小二,先会了钞,又说已饱得不能行走,愿在此歇息个把时辰,那小二颇为自豪,说道首次来吃洛阳水席的客人,无不如此。又为二人上了一壶‘仙崖石茶’,自去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