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个消息,我和黄奎都惊讶的不知说什么好了。
黄奎只好拜托管卫平给那个救治的人感谢,最好给人家包一个大红包,然后接老掌柜回来。
“是谁?他要做什么?”黄奎看着我问道。
“我也不知道,等会儿就知道了。我觉得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弄不好那个人会要求一块儿回来的。”我心中有此种想法,但没有说。
“老掌柜回来了。”管卫平的话音刚落,就带着一个人进来了。随后的就是老掌柜和他的侄子。
救回他们的是一个中年人,很不起眼,但是身上的那种气息却让黄奎和我度皱起了眉。佛门中人。
虽然没有光头,但是那一身的佛门术法犹如一盏明亮的街灯表明了他的身份。
我没有和他说话,直接搀扶住了老掌柜,借此机会给他把了脉,知道已经彻底治愈,至于那个侄子,应该对方不会有什么后手,对于哪种语言也应该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印象了。否则的话,对方就不会跟着过来了。要是遇到还节外生枝,那就不是施恩而是结仇了。
就这样我们都不清楚他们在搞什么鬼名堂。不久以前,还在努力厮杀,血流成河的,一个大人物的化身被我留在了阴司,成了阴司的补品。
要说没有什么,纯粹的救人,说什么我都不会相信的。
“黄先生,燕先生好。”那位中年人道士恭敬,过来打招呼说道。
“你是?”
“我是香山的一位居士,有人让我邀请两位,到香山相会。至于这位老先生,只是顺手,不敢邀功。更不敢要挟两位。”
他倒是彬彬有礼,我对他有了一丝好感。但仅限于此。
我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他是为了见到我们才给老掌柜治病的。最起码我们不会托词不见。为了见一面,就用这么毒辣的招式,值得么?我不知道。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与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唐天授元年,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
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在盛唐时期规模居于“龙门十寺”之首。
现在虽说不太有名,那是因为历史上几次遭劫,损毁严重而已。我倒没有想到,居然还有人约我们到哪里相会。难道那个地方还有什么古怪或者大高手不成?
不要怪我疑神疑鬼,实在是如今的这件事过于古怪罢了。
明显是在作套等着我们回来。能够和我们见上一面。这么大的动作?为什么?
“何日何时,都有谁?商谈什么?”黄奎毫不客气的问道。
“几位知己好友,有事请教,别无他事。”
“能够透露么?请教什么?”
“一篇经文,稀奇古怪,但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所以想请教燕先生这位语言大师,至于黄先生,也是其中翘楚,所以一并邀请。”
“时间呢?”
“三日后,上午九点。之所以如此邀约,是有着一整天的功夫。那个东西,不可复制,不能带出,否则的话,就直接拿过来了。对了,还有一些怪事,和这两位师父有关,等到那天一并解惑。光是说,恐怕是说不清楚的。”
他不卑不亢,说出了大部分的疑问,但是我们心中的问题却更多了。
泰山的事情应该不会传出来,就是有什么消息也不过是我们是适逢期会而已。能够说明什么?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