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刚刚挂上,就有人上门,好像就在那里等着的一样。
进来的是一个大哥,憨厚异常,见到店里的摆设,连话都说的不利索了,而且举动也拿手拿脚的,生怕碰坏了什么东西。
“你们这里收东西?”他问道。
老掌柜也在,看看进来的大哥,一身的农村打扮,口音听着就不远。于是接口回答说:”是啊,不过收的是老物件,你有啊?“
“有。你们看看。”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个蓝布包着的东西。
别的我不清楚,但他那个蓝布我看的清楚,那就是一种我们这里自家织的一种土布,粗,厚,硬。在过去的时候,是农村的主要衣服材料。在老家的发房子里还有着同样的这种布做的床单。
“我看看,是一本书啊。”老掌柜让他把布包打开,里面露出一本线装的手工书,是用的那种发黄的马草纸做的,在封面上有着三个字,功德簿,然后就是一副同样手画的符箓的样式。
我没有说话,老掌柜拿在手里,翻动着看了以后,放在桌子上,开口说道:“这是一个庙宇里的功德簿,你想要多少钱?告诉你,这个簿子年代不远,不值什么钱。“
老掌柜把丑话所在前面,不想有什么纠纷。
“你看吧,值多少都行。”大哥回答说道。
“三百块。”老掌柜爆出一个价钱。
“行。”大哥也爽快。
老掌柜一愣,他的心里价位是五百,没想到大哥一口答应。让他有点儿意外。
结果三百块钱,大哥一边收起蓝布,一边说道。
“我本来就不指望卖多少钱,只是和人打了个赌,他说一百块,我不信,所以才过来试试的。没想到你们还不错。”
我和老掌柜听到这里,都有点儿苦笑的感觉。也就是我们这里了,换个地方,一百块都不会有人出。
我们有着协会做后盾,这些有关于功德的东西,那可是风水上面的宝物,不要说还是庙宇里的功德簿了。遇到好时候,价格还不是随我们开?别的地方没有这个渠道,当然不收了。再说了,人家送过来,总不要大哥贴车费吧。为人还是要厚道。
“对了,别的东西你们收不收?”大哥走到门口,似乎想起什么,又回来问道。
“收啊,什么东西?可以说一说么?”
“我也不懂,反正是和这个一块儿的,我们那里要拆迁了,所以,就好多东西都没人要了,扔在那里,这个就是我捡的。我父亲说值钱,有人就说不值钱,为了他老人家,我才过来的。”大哥说出了一大堆话。
我和老掌柜对视一眼,老掌柜问道:“你们那里在过去是一个庙?”
“是啊,还是一个什么城隍庙,不过,解放的时候,分给我们几家了,神像没有了,只剩下房子,不过,做基础的石条上倒是有着很多的花纹。你们要么?”
“城隍庙?要。”我急忙说道。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