烩面,是我们这里的一种面食,以伊洛河为界,东面的大部分区域以这种面食为主,西面的则是以手擀面为主。
烩面以羊骨熬汤,只用葱花海带,加上卤制好的羊肉,辣子。用粗狂的海碗盛放,看起来具有一种大气古朴的感觉,而且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发。
我答应了大哥的推荐,看看墙上明码标价的价目表,那显眼的平民价格让我打消了刚才的顾虑。在询问中得知还有小菜的时候,就直接要了四个凉拌的荤素小菜和一瓶我们当地的名酒杜康,坐在那里悠闲小酌,等待着大哥的烩面。
没有多久,烩面上桌,果然是当地风味,那个分量绝对的足尺加三。挑上一筷子,面色微黄,羊汤洁白,香气扑鼻,还没有开吃,就知道绝对的错不了。
“再做两碗。”我还没有动手,黄奎就直接说道。
“还有人?”大哥惊讶的问道。
“没有人了,不过,我家的这位是个大肚汉,所以还是作罢。能吃到这么地道的羊汤烩面,值得。”我连忙对大哥说道。
“那行,只要能吃完不浪费,多少都行。开饭店的我不怕大肚汉。”大哥爽快的回答道。
“怎么样?好吃吧?我告诉你,这可是一种古老的食物。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我对黄奎卖弄的说道。
不是我在吹嘘,这是真的,在唐代甚至更早,那个时候的汤饼。就是这种烩面,那个时候,铁器还不普遍,所以,就是用手扯的这种扯面,用羊汤下面,是一种贵族才能享用的美食。不是普通人所能吃到的。
“嗯。”黄奎一边听着,一边大口的吃着烩面,间或加上一筷子凉拌的小菜,滚烫微辣的味道,让他的脸上马上就布满了汗珠。
“这样最好,可以去寒。”我看着他的吃相说道。
“是啊,我都感到一种畅快,更不用说普通人了。”黄奎咽下最后的一口面,喝了一口羊汤回答道。
“那就多吃一点,放开心神,估计效果会更好。”
以我和黄奎现在的身体要是控制的话,就是站在三伏天的太阳底下都不会出汗的,这是身体素质体改以后自然地一种控制能力,现在我们放开了控制,让给身体作者自然地反应,那么,原本就有着一些补益功效的羊汤烩面,就起了作用,不要说黄奎了,就是我都感觉到身体那股暖洋洋的意思。
连吃三碗烩面,还是大哥听说黄奎饭量大特意多下一匹面的足料大碗,黄奎还扫荡了四盘小菜,一瓶白酒我只喝了一小盅,其余的都进了他的肚子。看的大哥目瞪口呆,终于相信遇到了一个大肚汉,佩服的自身大拇指。
酒足饭饱,结账以后,我们一边感叹大哥饭店的实惠,一边向着中岳庙走去。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历史上的汉武帝到了晚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定名为中岳庙,从此由道教管理。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武氏对中岳庙的“情”有独钟,使它的声望日益兴盛,八方传播。
元末由于战乱庙宇倒塌严重。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中岳庙“得宠”于历代帝王。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