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临城下之时,北凉王沮渠牧犍仍然弱弱坚持着,不但不交出李氏,还把她暗自送到酒泉,公然和北魏相抗。北魏王拓跋焘知道后勃然大怒,很快回平城给沮渠牧犍列了十二条罪状。
这时候拓跋焘在朝中与文武百官一起讨论伐北凉的事情,崔浩第一个同意,他非常赞同讨伐北凉。
其实拓跋焘早就对灭掉北凉起了心思,将自己心爱的妹妹嫁到北凉,本想她成为自己在北凉的卧底,但是没想到沮渠牧犍居然和自己的嫂子**。
那妖妇还差点毒死了自己的妹妹威武公主,还有沮渠牧犍在后来所做的一切都让拓跋焘起了灭掉北凉的心思。
而朝中的大臣李顺,却格外反对讨伐北凉。
崔浩可以说是一代美男,长相极为女性化,高大清秀。
在他身边的李顺满口雌黄的说着,“王上,从温圉水以西直到姑臧,遍地都是枯石,绝对没有水草。姑臧方圆百里之内,土地因无水寸草不生,我军人马难以久留”,王上拓跋焘皱起眉毛,以示内心的反感。
而一直在旁边仔细倾听的这时崔浩怒气冲冲的站了出来说,“凉州的畜产,天下最为富饶。如果那里没有水草,牲畜怎么繁殖?这种话实在是荒谬不可信。”
李顺恼羞成怒的反驳道,“眼见为实,王上,臣亲自去过,熟知那里”,他一本正经的讲着这些空话和假话。
而崔浩为人刚正不阿,眼神坚定不移,也同样心直口快,所说的话都是讲真凭实据,句句戳心直接说到李顺的脸上,“你接受了北凉的贿赂,就想要替他们说话,所以王上,不要信他的鬼话”。
这样一来,李顺哑口无言,拓跋焘也更加坚定了他讨伐北凉的决心。
派遣大批军队,出兵北凉。
本日渐恢复生机的北凉,在他的掌管下成了亡国,愤怒不止的北魏王踏平了北凉,但是将北凉的百姓全部迁移到了别处。
终于北魏大军包围了姑臧,沮渠牧犍看形势不占上风就出城投降。
这次灭掉北凉,北魏王上拓跋焘身边的一位谋士,为他出谋划策,算天命看形势,说北凉灭亡在即,攻打必胜。
这位谋士就是崔浩,他一直在拓跋焘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可以说是拓跋焘的高级顾问。
崔浩从小就有过人之处,好读书,通晓天时地利,对历史颇有一番研究,对政治军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来不是乌合之众。
北伐柔然,胡夏,都是他为拓跋焘做谋士。每逢出征,拓跋焘必会请来他问上一问,看有几成的把握。
我和师傅,来到大殿,等候北魏王上拓跋焘的发落。
拓跋焘本就想要继续推行汉化,接受各族各国的谋士人才,广纳天下的贤士为自己所用。
所以我和师傅没有太担心会命丧于此,拓跋焘威严的坐在龙椅上,俯瞰着我们说,“先生,这次妹妹得以获救,有先生的功劳,不妨先生就留在这里吧。崔爱卿,你看如何”,他一向依赖于自己的谋士崔浩,这次也要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崔浩灵机一动,说“王上,他们师徒二人的事,我有耳闻,听说要不是他们的谋略,公主就可能命丧于北凉。如此机敏之人,正好为王上所用,留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