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相爷有毒 > 第九十五章 杀太子!

第九十五章 杀太子!

荣烨低低应了声,鼻子微有些泛酸。

世人皆言父亲古板,却不知这固执耿直,只是坚守着是非黑白。

荣烨却知道。

父亲其实是最开明的长辈。

从不会拘泥于礼教,也从不会用礼教拘泥别人。

他曾为了清仪放任自己的堕落到那般地步,父亲除了对他恨铁不成钢,却从没说过一句清仪的不是。

如今。

清仪哪怕回来,也成了旁人眼中失了清白的女子。

放在别处,被唾弃被谩骂。

可父亲却会告诉自己。

清仪一辈子是荣家的儿媳妇。

曾有很多人大惑不解,有这么个刻板的父亲,荣烨的随心所欲,究竟是跟谁学来的?

其实正是荣玄之。

他们眼中顽固不化冥顽不灵的老臣。

该坚持的,说什么也不能动摇,那些做给别人看的,随性而为又如何?

永顺帝与各位皇子还在楼上,父子二人叙话的时间自然不能太长。

待二人回去后,只见几位王爷都挑好了人。

这所谓择有才之士而用,不过是名头上好听些罢了。

各个皇子选的,无疑都是自己派系臣子的儿孙。

这既是笼络人心。

也是为自己的势力稳固铺路。

永顺帝自然知道这些,只不为朝堂平衡掣肘,这样的默契却也不能贸然打破。

而且。

今年的三十六人,是由荣烨与谢太傅甄选。

这二位都是眼里容不得沙子,想必这些选拔出的学子,都是有真才实学。

贵族少年,也未必就都是严禀、慕容凌之流,譬如荣烨谢峰这样的,其实也大有人在。

撇开别的不谈,老皇帝其实是个惜才的。

所以在余下的学子当中,永顺帝一般还是会私下挑出几名寒门学子,一并送入翰林院一步步培养。

“顷玉,”永顺帝喊住了大皇子,眼中竟有些笑意,“朕看得此番选的,倒都是些寒门少年?”

萧顷玉闻言,莞尔笑道:“儿臣知道寒门学子为学不易,书院大比以才学论英雄,自然不能因门第之见而故步自封。”

他也不推辞,说得极坦诚。

永顺帝眼底的欣慰之色更浓,“你倒明理,给朕看看吾儿的眼光!”

萧顷玉应了声“是”,便将手中宣纸递上前去。

永顺帝大致打量了几眼,目光忽然停在了其中一张宣纸上。

看了半晌,忽然捋须大笑,“这孩子倒有趣!”

一旁的萧沁闻言,娇俏含笑凑上前去,“父皇给我看看,大皇兄选了什么有趣的人儿?”

萧顷玉与萧沁为一母兄妹,皆为慕容贵妃所生,自然没什么可避嫌的。

这一眼看过去。

最是端庄的长安公主,竟是扑哧一声笑喷出来。

太子和六皇子二人,借机也凑过去,大致看完那策论,两人大眼瞪小眼,瞪到最后也是忍不住大笑称奇。

倒真不是南萧的王爷们太轻浮。

而是这策论写得。

着实太离谱!

偏生这离谱之中,又不难窥得其文思睿敏。

这少年或许是为了避嫌,或许也当真是思路奇特,分明说着北疆一战主战或主和,这孩子写着写着,竟给扯到了半年前与东楚的战争上。

东楚与北疆不同。

北疆草原扈昌部族,其民风剽悍,桀骜不驯;而东楚则是位居中原,其民风习俗与南萧无二。

前者悍,骨子里崇尚强者,以武力征服再合适不过。

而后者则以礼为先,怀柔手段却正能恰到好处。

这少年在策论中,林林总总写了数十条与东楚之邦交应行之道,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倒是看得一群老臣啧啧称奇。

萧顷玉微微皱了眉。

他忽然记起。

曾经的峪江郡主秦青箬,当年似乎就并不主张与东楚刀兵相向。而后事实证明,三年战争,饶是南萧国力强盛,却也因此大伤了元气。

萧顷玉微有些喟叹,如若当年听了那人的劝。

眼下也不止于此。

朝堂大佬们此刻却是喜上眉梢,宝贝似的捧着那策论,险些就要笑出花来。

眼前的策论。

哪里还是简单的答卷?

简直是解了永顺帝与众臣燃眉之急!

峪江秦氏获罪后,慕容将军带兵再战东楚却最终无功而返。而东楚帝君楚扶风也有意和谈,如今南萧却正愁无人可用,如今凭空冒出这少年,简直是喜从天降!

字里行间虽不见得有多偏向南萧的利益,却至少占得一个公平。

若是将这份策论拿出去。

只怕就是东楚那边,也提不出什么异议来。

众人齐齐看向落款处。

写了两个字——

沈煜。

嗯、沈煜?

众臣诸王面面相觑,还真没听说过这号人物!

再往前翻阅卷宗,群臣更是惊得愕然。

这少年……

竟然只有十四岁!

永顺帝那笑容中也隐约有些欣喜,看向长子的目光越发慈和,“顷玉,你挑的这孩子,还当真是人才!”

萧顷玉一笑,躬身道:“父皇谬赞,儿臣不过是觉得这少年机灵,便将他选了出来,不想竟得了父皇与诸位大人赞誉,他也当真幸运!”

永顺帝摆摆手,慨叹一句,“此等少年英才,迟早会发光!王煦——”

王公公闻言,赶忙上前来,笑问,“皇上有何吩咐?”

“摆驾!”

永顺帝大笑起身,“这小楼挤得难受,朕便去底下,见识见识这群孩子。”

几位大人也是欢喜,除了五皇子,就连萧沁也央求永顺帝,随着哥哥们一同走下了小楼。

萧南意太安静,似是浅睡,长长的睫毛打下一片阴影。

轩窗半开,清风吹得阳光轻而柔软。

光景被切割得细碎如金,静静镀上男子的墨发,宛若一派旖旎光景。

那般慵懒随性,漫不经心中透着灵气。

正如其人。

他的惊艳,恰是不动声色。

男子的侧颜极美,轮廓分明,仿佛融于水墨,又似那天神失落人间的精灵。

唯有首辅李衡,临走前满目忧色地望了他一眼。

似叹息,又似无奈。

人去楼空,那人缓缓地抬眸。

澄澈如海的眸子,透着与生俱来的灵动,如透过命运的轻笑,一汪沉静,望不见底。

*

帝王驾临,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喜不自胜,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交头接耳议论着究竟是谁有这么大面子。

秦青箬等三十六人再次被引上那汉白玉高台,谢小公子一双大眼睛转来转去,什么都好奇,却偏生不怯场。

望见永顺帝还弯唇一笑,露出颗小虎牙,又是傻萌又是可爱。

他是谢太傅的孙子,自然认得帝王。

永顺帝看见这他也不由一笑,侧身与谢太傅絮絮说了几句,谢太傅听着,又是笑又是无奈。

秦青箬垂眸,隐约听到了“从军”二字。

她牵过谢峰的小手,忽然有些感慨。

他很幸运,生在谢家。

百年清流文人世家,历代为帝王抬爱敬重。

十一二岁的年纪,他还可以畅快地笑,还可以被无数人捧在掌心里宠爱。

甚至于那无情冷血的帝王,也能真正将他当做喜爱的晚辈,而不是即将长成的猛兽、未来必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不像她。

生来是峪江的郡主,有着尊贵无比的身份。

除了那短短五年的静好岁月,此后的日子,都浸泡在支离破碎的血色里,一个人面对那些明枪暗箭。

峪江郡主,金羽女帅。

前者注定她一生沦陷于波橘云诡。

后者让她背负最重的负担,却也给了她此生最稳妥的暖。

“叶明远!”

传报声打断了思绪,秦青箬回神,最终只是怅然一笑。

台上的王公公正一个一个念着名字——

那些出类拔萃的、

即将步入朝堂的少年。

“顾青熙!”

秦青箬上前一步,谢了恩,神情平静。

永顺帝锐利的目光,随后便落在少年身上,帝王目光威严而凛冽,似乎能让人所有的秘密无处遁形。

哦?

永顺帝饶有兴致地挑眉,这便是那身在书院、却搅得朝堂翻覆的少年?

少年腰肢笔挺,一身气度温润内敛,极为平和,宠辱不惊。似碧竹琅琅,通透而挺拔,又似雪山悬崖的松柏,风骨凛冽,傲雪凌霜。

他分明低着头,却丝毫不显弱势。

反倒那骨子里的铿锵冷静,竟衬得整个人清贵无双。

有意思!

永顺帝笑了,鹰眸微深。

不愧是方才让两位重臣险动真格的少年,单单是这分气度,就远非常人所能及。

十人名字点过,谢峰和沈家兄弟赫然在列。

众学子无不紧张又兴奋。

而后,想必就该到了诸王和学士们亲自考较的时候。

荣玄之为了避嫌,不情不愿将这小徒弟让给了荣烨。

谢峰小小年纪才学惊人,得了首辅李衡赏识,一老一少相谈甚欢。

沈煜古灵精怪,虽然平日里行事神秘,却歪打正着甚合次辅荣玄之眼缘,旁人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笑话,不想这两人竟是聊得一团和气!

大皇子萧顷玉素来赏识叶明远,自然将人招来,一番温和交谈,惹人眼红不已。

谢太傅犹豫片刻,正要往秦青箬的方向去,不想,竟被永顺帝拦住。

“陛下?”

谢太傅讶异,“您这是……”

永顺帝轻摇头,示意他噤声,看了少年一眼,笑道:“朕亲自去。”

谢太傅心尖一颤,下意识地就往秦青箬的方向看。

少年究竟是谁,他比谁都清楚。

他皱眉,望着永顺帝。

“太傅莫不是怕朕将那孩子吃了!”永顺帝哈哈一笑,并未多想,“太傅放心,朕瞧这孩子喜欢得很,荣老也对他大为赞赏,若不亲自瞧瞧,岂不白来书院一趟?”

永顺帝的神色的确是轻松,谢太傅稍稍松了口气。

他和蔼一笑,拱手:“岂敢!能得陛下青睐,是这孩子的福气!”

待永顺帝走后,谢太傅眉头骤然紧锁。

他轻咳一声,望向秦青箬的目光满是隐忧,却见少年微微一笑,笃定而淡然。

递给谢太傅一个安心的眼神,秦青箬便收回目光,仍旧是亲切温和地笑着,抬眸望向缓步而来的帝王。

“拜见陛下。”

她正要行礼,永顺帝却摆摆手,淡道,“平身罢!你我二人,不必拘礼。”

王公公会意躬身,当即便退了下去。

众人一面惊愕与皇上竟亲自考较那少年,一面也很有眼力见地纷纷散开,登时二人周遭,半个人影也无。

“你是顾青熙?”

“是。”

秦青箬低头答,恭敬,亦不卑不亢。

永顺帝似笑非笑,“你倒是有本事。”

秦青箬听得头皮微微发麻,正思忖着如何接这句话,却听永顺帝叹口气,道:“罢了,朕有一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来了!

秦青箬唇角微勾,淡笑道,“草民洗耳恭听。”

永顺帝负手走了两步,目光一转,顿时生出威凌,“前朝北越三十七年,镇西将军欲屯兵造反,当如何?”

秦青箬蹙眉。

北越三十七年,折冲将军倒有一个,哪有什么镇西将军?

略一沉吟,她陡然憬悟。

当年折冲将军,其女嫁太子为妃。

而镇西将军……

岂不正是当今太子岳丈?!

三皇子萧阡佑,生母贤妃,外家势弱,五年前封太子,两年前娶镇西大将军之女姜玉娇为太子妃。

正因为无外戚依靠,太子妃娘家便成了太子最强有力的后盾。

镇西将军欲反,早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

秦青箬还在峪江之时,九重琼阁的秘信中便传出过消息。

镇西将军屯兵十万,暗中兼造武器铸货币,陇西一代早便成了钢板一块,永顺帝数次明里暗里动兵围剿,皆无功而返。

如今峪江郡主身死,端阳王府自立为王。

南萧没了两座大山镇着,底下的牛鬼蛇神更是蠢蠢欲动。

老皇帝忍得了姜家一时,且绝不容许其变本加厉。

眼下看来。

想必是要有大动作了。

只是这问题……呵呵,秦青箬微笑磨牙,当真是把她架在火上烤啊!

老皇帝明知这问题敏感,还要她当面作答。

这岂不是一点滑头都耍不了?!

秦青箬思索片刻,淡淡抬起头来,黑白分明的眸子漆黑清寂,如墨玉般,微寒却冷静。

她只道四字:“追根溯源。”

“此话怎讲?”

永顺帝果真眉心一动,竟是急迫追问,“何谓追根溯源?”

秦青箬静默,幽幽叹道,“据草民所知,北越镇西将军之女……正是当朝太子良娣。”

而如今镇西将军之女,岂不正是当朝太子妃?

陇西叛乱,无非是太子借岳父的兵、姜家借太子朝中之势。

千里之外鞭长莫及,而镇西大军又不是什么软柿子。

与其舍近求远,不如先动太子。

撼其朝中势力之为一,取缔其太子储位之为二,使镇西大军群龙无首而土崩瓦解之为三。

只是如今却要看。

老皇是否舍得动这个太子!

“那该如何?”永顺帝眯眼,冷笑,“废太子?”

“不。”

秦青箬摇头,抬起头,笑意迷离如酒。

只见少年薄唇轻启,她道:

“杀太子!”

------题外话------

呜嗷,今天九千更九千更!哈哈哈,明天继续!激动人心的权谋就要来了!过几天开始第二卷东宫乱,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有奖问答】1、“沈煜”究竟是什么身份?

(*^__^*)我保证答案会很逗比,哈哈哈,本章有线索,联系沈小公子的策论内容!

2、萧沁为什么知道沈清仪曾是荣烨未婚妻?(很难!)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万古之王 一切从剑神开始 从此君王不早朝 鬼君的神秘帝妃 千万婚契:腹黑总裁的傲娇妻 99次追缉令:霸道总裁宠上瘾 梨花烙:错嫁千金 腹黑王爷:王妃太凶悍 永远的一零七 抗日之战神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