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很惭愧,不断地跟赵敏瑞道歉,赵敏瑞却微笑安慰他。
“家又跑不了,就算我晚回去一年半载,爹和哥哥也一样等着我。john,我没怪你。”
john差一点流了眼泪,他忍不住拥抱了赵敏瑞,那份十岁女孩不该有的坚强豁达,真的让人心酸。
……
赵培荣没能跟连安同行去上海。这个时候,他根本就离不开。
john非常有心,帮忙带回了妻子的遗骸。这让赵家老小感动得无法言表。
抚摸着简陋又寒酸的棺材,赵敏瑞跪在赵培荣的跟前,哭着说:
“娘说她是干净的,从始至终都是爹的人,等她走了,求爹一定要把她埋在赵家的坟里,她说她一早就跟爹说过的,生是赵家的人,死是赵家的鬼,她说到就一定做到。”
赵培祥、秦氏、赵敏启都趴在棺材上痛苦,赵培祥甚至几次要打开棺木,他说他要去陪着嫂子。赵培荣却没有再掉眼泪,紧紧抱着赵敏瑞,小声说:
“好歹是回家了,玉翠,回家了就好。放心吧,我一定照看好俩孩子,照看好培祥,你什么都不用惦着,好好歇着。到时候我去找你的时候,哪做得不到,你数落我,罚我好不好?”
赵培荣的这些话,只有被他抱在怀里的赵敏瑞听到了,那个时候,小女孩就知道,爹的魂一大半儿都被娘带走了,爹活在这个世上,不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娘,为了帮着娘完成她未了的心愿。
john在赵家总共呆了两天。赵家上下用尽所能招待他们的大恩人。离开的那天,赵培荣带着一家大小,给他下跪行礼,郑重其事地对他说:
“约翰先生,我们中国人讲,大恩不言谢,您救了我妻子女儿,又帮着她们回了家,是我赵家的大恩人。我赵某人今天带着全家给您行礼,就是要您记着,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只要您开口,我们全家大小每个人,上山下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欧阳钊带着伤,跟家里人一块儿跪在john的面前,然后把赵培荣说的话,一字一句地翻译给了john。john又惶恐又激动,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多年以后,john又一次遇见欧阳钊,俩人提起他离开赵家的那一幕,john说,当时自己都有些被吓着了,而且很尴尬,他完全不能习惯中国人的这种礼数。带有一些强迫性,让人觉得压抑。
欧阳钊笑了。
“我能理解。因为你不是中国人,你理解不了我爹带着我们给你这一跪的真情厚意。你以为赴汤蹈火的事只是说说,但对我爹而言那就个承诺。john,你知道汉字里面我最喜欢的字是哪一个吗?义。”
话说至此,不管john爱不爱听,听不听得懂,欧阳钊就是特别想说。
“义不容辞,义薄云天,见义勇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气是每个真正的男人必须要具备的品格啊!”
john更是一头雾水,有些茫然地看着欧阳钊。
“我说的有些深了,而且以我的汉语修为也无法给你解释得清楚。或许可以这么说,义,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信仰。你搭救了我妹妹和我娘,在我们的心里,你也是个义气男儿,我们敬佩你,愿意你为你赴汤蹈火,这么说你能理解了吗?”
john想了想,笑了。
“你们觉得我是朋友,是个好人了,对吗?”
欧阳钊放声大笑,给了john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是个好人,是朋友,还是我们的恩人。我们都爱你。”
……
john走了不久,赵家做了盛大的法事,让刘氏入土为安。然后易勇代替赵培荣跟着连安去了上海,把后面的事情料理清楚。
连安当然理解赵培荣此时的心情,临行的时候,特别嘱咐还要在这里养伤的欧阳钊要多关心安慰赵培荣,要特别善待离家已久的妹妹,也要记得体贴失去娘亲的哥哥。
欧阳钊都记下了。这些天带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大的让他都有些转不过弯来,不过无论如何都不是最坏的结果,起码赵敏瑞还活着,而且还成长得这么优秀。
离家时大不了赵敏静多少,就是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如今回来,却什么都变了,赵敏瑞不但长大了个子,最重要的是长了心智。不过十岁,却没有了孩童的纯真,那份成熟稳重中透出的善良,更让人怜爱。
全家上下都围着赵敏瑞转,要选个最热情,最爱她的,非赵敏静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