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剑三人走在路上,许宁清作为主人,自是免不了一番介绍。
“宁远镇在文初国诸多城镇中,人口、面积皆不出众。面积不过万里方圆,人口也在一亿左右。这个数值大致也就相当于文初国全国城镇的平均水平。不过,环境还算不错,毕竟如此靠近初界山。
宁远镇大致分为五个区,分别为中心综合区,东部贵族区,西部国化区,南部粮区和北部粮区。我们住的文清园便地处东部贵族区内靠西侧的位置,而我们要去的地方则处在中心综合区和东部贵族区的交界地带。”
老三陆友仁听后,大吃一惊,疑问的话脱口而出,道:“什么,东部贵族区?二哥你难道还是文初国的贵族不成?”
可是话刚一出口,他便后悔了,开始只是在心中暗暗自责,最后竟说出声来:“自己真是,说话老是不经过思考。其实我早该看出来的!二哥通文晓武,气质非凡,哦,虽然比不上大哥,但若是和大哥比,整个文源大陆怕是都不够看……”
看到两位兄长以怪异的眼光盯着自己,便发现一不留神又说错话了,赶忙闭口不言。看了看二哥许宁清,发现他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似乎刚才的闹剧不曾发生,白衣剑少发现老二许宁清似乎有意回避该话题,但也不甚在意。
只听老三许宁清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介绍道:“这五个区,南部粮区和北部粮区主要用于种植农作物,速生木材等,占地面积最大,景色最是漂亮;东部贵族区和中心综合区面积次之,分别是贵族和任意国民居住及进行各种生活活动的区域,景色一般,且多掺杂了过多的人文景色;西部国化区面积最小,以人为事物为主,也被称为‘器物区’,虽无什么特别景色,但却是城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说是分成了五个区,也不过是平常习惯性的称呼而已,在镇下面并不存在所谓区的行政划分。而且这五个区域的划分,以包括地形在内的有限因素为依据,并不是太准确。”
并未交谈多久,三人便来到中心综合区和东部贵族区的交界地带,毕竟三人都是好武之人。
放眼望去,这是一片古式建筑群,形态各异,鳞次栉比。瓦片有红有黑有黄,颜色不一;砖墙有高有矮,样式不一。不过房屋大多为单层建筑,故而高度普遍偏低。其中却是有一座塔楼似的建筑耸立其间,显得如此鹤立鸡群。
走近些,便看到蓝天白云于上,孤立的塔楼东侧是一条清澈的小河,西、南、北三侧皆是精致的砖瓦建筑。楼下站立者人依次而立,数量惊人,但却未曾传出太过巨大的嘈杂之声,令陆友仁颇为惊叹。
三人再向前走,看到门的正前方用近三丈高、通体赤红的玄武岩雕刻了一簇烈烈燃烧的火焰,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熠熠光华,看上去栩栩如生,逼真非常。
陆友仁正要迈步进入塔楼,却被身边的许宁清给拉住了。陆友仁不解,正要询问原因,许宁清不语,先一步走向了塔楼南方。随后白衣剑少也跟了过去,陆友仁见状,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但还是认命的跟了上去。
陆友仁跟随二人来到塔楼的正南方,未来得及喘口气,便看到他们停了下来。陆友仁正要开口倾泄心中的疑问,抬头却看见塔楼此门的正前方不远处立了一块五丈高的石碑,碑石正面:上方镌刻了一把菜刀和一柄长勺,刀在右侧,勺子在左侧;主体部分用行楷字体写着‘千禾塔’三个大字,意境悠远;下方则镌刻了一口锅和一双筷子,锅在筷子下方,筷子在锅里。
待他观赏完石碑,转头探视了一下,不出丝毫意外,二哥许宁清和大哥莫问剑又走向他处了。于是连忙追向塔楼正西方,来到塔楼西门方向正前丈许处。这次陆友仁在塔楼西门的正前方用近三丈长、通体青黑色的花岗岩雕刻了一只肥美的鲤鱼。
最后三人来到塔楼正北方,此次塔楼塔门的正前方用近三丈高、通体散发着青绿色光辉的翡翠石,雕刻了一颗生机盎然的禾苗。
……
了解了一些东西,陆友仁反而不是那么着急进楼了。感叹一声,静下心来一想,忽而发觉自己不过是一直追在二位兄长身后,仅仅欣赏了塔楼门前的一块石碑,几处雕塑而已。不过即使如此,塔楼外的雕塑已是形神具备、大气不凡,且寓意极深,与此塔楼相得益彰。那么塔楼本身……
不由分说,两位兄长再次‘被主动’观赏起塔楼来,但见老三陆友仁兴致颇高,二人只能再次认命。
陆友仁再次观赏,却不再像之前一样匆忙。若有疑惑之处,不是询问来往的食客,便是询问身旁自家的二哥,并将得到的所有关于这座‘千禾塔’的信息加以整理:
‘千禾塔’位于宁远镇中心综合区和东部贵族区的交界地带,是一座塔身为纯木结构的楼阁样式的‘塔’,平面呈八角形。中心部位竖立一根从塔底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另外塔楼外侧的斗拱、飞檐亦皆为木制。
……
不过无论是从远处观望,还是主体框架的建造,其都与塔最为接近,所以众人便不再计较这许多,也习惯称之为‘千禾塔’或‘塔楼’。
塔身建造于平坦开阔的八角形台基之上,塔高一十五丈六尺(约52米),正所谓‘危楼高百尺’,用于此塔楼却是贴切。不但如此,另‘千禾塔’整体结构比例恰当,气势宏伟不凡,造型不失精巧,外形稳重古朴。
‘千禾塔’底层(本书指第一层)直径约为一十五丈(约50米),高约两丈(约6.5米);从第二层起,直径,高度逐层递减;至第九层缩减至直径不足十丈(约33米),高度不足一丈(约3米)。而这种外部轮廓的逐层收缩,则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
每层塔身皆是呈平面八角形,而每层塔身的每个面都分别对应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艮(西北)八个按照先天八卦排列的方位。
‘千禾塔’自第一层到第九层皆开四门四窗,设木隔扇,各层四门每个门上皆挂一匾额。于第二层开始,四周设置平座栏杆,另装有木质楼梯,食客可拾级而上,由第一层到第九层中的任意一层。
……
文初国国境范围内,全年皆温和少雨。故而‘千禾塔’各层皆是光线充足,若是有幸占得靠窗位置,吃饭过程中,还可凭栏远眺,蓝天碧水,古色屋群,不禁令人心旷神怡,食欲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