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在某个身份上占据的时间太长,就会脱离以前的群体,相对等,也会脱离以前的想法。
**丝逆袭高富帅后,第一等事,就是泡妞与报复:泡天下之妞,报受欺之辱!这第二等事,因人而异,但大多会选择享受,如美食、美景。
还会有人居陋巷、吃泡面、去工地、打零工,对着女神照片狂撸不止,而不敢表白吗?
没办法,谁让咱现在的身份不同了?打住,扯远了。
黄巾军将领自然不肯放过太史慈,欺人太甚!骗子!大骗子!追!给我追!
太史慈要是仅仅智商合格,大概是很难名留青史的,他的功夫更合格。
具体来说,就是射箭。
几百黄巾军骑马狂追太史慈,可还没追出几里地,不追了,撤了。
因为,太史慈的箭法太高超,太恐怖。
只见太史慈身骑白马,一往无前,黄巾军离的近了,转身就是一箭,箭到人亡。再一箭,再人亡,再一箭,再人亡。照这样下去,等太史慈到了平原,追击的人也就玩完了。所以,黄巾军不玩了,回去了。
就这样,太史慈平安抵达了平原,并见到了尚处籍籍无名时期的刘备。
刘备当然不信太史慈,当时又没身份证,还没孔融的介绍信,仅凭一人之口,如何让刘备相信?
太史慈没办法,只好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统统告诉刘备,并晓之以情外加稍微威胁道:“孔北海素闻刘平原为人忠义,才让鄙人突围求救。我跟北海素昧平生,仅仅因为错爱,北海才纳入帐下,照顾老母。如此恩情,我又怎会不报?如今事在紧急,望平原以天下为重,以忠义为先!”
这种软中带刺的话,让刘备很不受用:怎么?你说我忠义,我就忠义?忠义又不能当饭吃!倒是有一点你说对了,我应该出兵去解围孔融,因为他是士族的领头羊。
想罢,刘备一脸严肃道:“没想到孔北海还知人间有一刘备者!”
这种违心的话,刘备要比曹操说得多。这是没办法的事,严格来讲,曹操之于刘备,就是富二代之于穷二代。在富二代风花雪月之时,穷二代连吃饭都是个问题。好容易有了翻身的资本,又如何敢同富二代一样,任性妄为?
起点本身就低,过程只好委屈,以求结果有利。
太史慈领着刘备回到了都昌,此时的都昌已经解围了——黄巾军撤了。
之所以撤,是因为黄巾军不仅孬,还很孬很孬。
听说援军在路上了,也不安排一个探子刺探下情报,黄巾将领就带兵滚了。
这样的军队,活该被灭。
太史慈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十分高兴,拉着儿子的手,不住的说道:“知恩图报,当为大丈夫立于天地间第一等事!”
而他之所以跟随刘繇,阻挠孙策,仅仅是出于同乡之谊。
他是刘繇的老乡。
公元195年,正在孙策想要攻击刘繇的时候,太史慈过来看望刘繇。
误会,纯粹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