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又至隆冬,因王太后的生辰快到了,汉宫上下张灯结彩,一片欢腾的景象。
而此时,王夫人的儿子,也已经一周岁了。
按照宫中的最高规格,不论皇子,公主,满一岁之际既要举办周岁汤饼之宴。
我站在回廊下,透过高耸的落叶水杉,湛蓝的天幕看起来是那样明亮和高远。
时间过得真是飞快啊,转眼已是元朔三年了。
在这一年多的日子里,皇帝已经鲜少踏进我的椒房殿。
他不再迷恋我的长发,尽管在我精心护理下,满头青丝依然黛若墨云,不再送宝娟珠花给我,那怕不再是他亲手打造,不再挽着我的手,立在梅花林下静静看大雪压梅,百花怒放。
皇上依旧很忙,忙江山,忙政事,忙用人。但,我不以为然 。
我不相信,那个不可一日无妇人的帝王,他的心思只在朝堂,不然,就不会有隔三差五送上的擢升宫女,下人为嫔妾的懿旨。
素心带回来的消息告诉我,大多数时候,皇上还是歇在延福宫。
我,孤独而平静。光影斑驳下,是我孤伶伶的身影。
我,仅仅只是皇上最忠实的管家婆。
月圆之夜,周岁汤饼之宴如期地在延福宫开办。
觥筹交错,丝竹莺莺。高高端坐的皇上,特地传下口谕,命王夫人和我并肩,只稍稍靠近下席。
作为宴会主角的王夫人,华冠吉服,婉转而娇媚,她生过孩子的腰肢,用玫红绫绸的长丝带,紧紧扎束着,显得芊细而苗条。
我心下长叹一声:王夫人,她一刻也没有放松过邀宠。
她坐在我的手边,在妃嫔们逢迎的恭贺声中,低低浅笑。满脸都是难掩的得意和傲慢之色。
懒洋洋地靠在狐裘锦垫上,我看着她刚刚饮过酒的脸颊,想起了“艳若桃李”这个词。恩宠在渥,幼子绕膝,她,确实有那个资本。
高座上的皇帝,朗声笑着,拍了拍手,说道:“去,把皇儿抱出来。”
内侍应声而去,不多时,怀中抱了一个裹着大红披风的孩童出来。细软的大殿地毯上,孩童尚且站立不稳,但看上去,眉目间竟是粉雕玉琢,仪表堂堂了。
皇上招了招手,脸上浮起了一丝微笑:“过来,朕的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