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一族被人称为“四世三公”之族,是朝廷中少数几个历经数朝还依然兴旺的大士族之一,像曹家那样,由曹腾在朝中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到最后还是无法与袁氏一族相比。
袁氏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在朝野内外,有着很深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军方,地方上有一大批的官军将领都是忠于袁氏的。宦官们无法调动地方上的官军,但是袁氏可以,只要袁氏愿意,很快就能在朝廷外聚集起十几万的军队。
这一次黄巾军叛乱,南阳地区的官军一起推举袁伦担任他们的领军大将,就体现出了袁氏在军方的影响力。
袁家祖居汝南汝阳,对汝阳城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袁家早在十几年前,就完成了曹操在谯县所达成的目标,之后不断的发展扩大家族的势力,以至于在整个汝南地区,袁家都是最大的一方势力。
随着朝政被宦官把持,朝纲一片混乱,天下乱象渐显,袁家在暗中控制了汝南的数座城池,就连汝南城都被袁家渗透,成为了袁家暗中控制的一座大城,只要袁家愿意,随时都能成为汝南城的统治者。
朝廷宦官们不是不知道袁家的强大,他们只是不敢轻易打击袁家,害怕逼反袁家,造成无法收拾的后果。因此宦官们一直以高官厚禄笼络袁家,和袁家和平共处。只要袁家不干涉朝政,宦官们就由着袁家在朝廷中占据一席之地。
南阳地区紧邻汝南地区,黄巾军的叛乱虽然无法影响到袁家对汝南地区的控制,但袁家也害怕黄巾军发展的越来越大,因此才让袁伦率领南阳地区的官军,去消灭黄巾军。
其实即使没有长社城外的大胜,波才没有一败涂地,南阳地区的黄巾军也迟早都会被消灭,只要袁家出动汝南地区家族的军队,南阳的黄巾军必败无疑。
袁家不想过早的暴露家族的实力,才迟迟不肯派兵,使得袁伦率领的南阳官军和黄巾军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幸好是颍川的官军提前取得了胜利,袁家才没有派出家族的军队,过早暴露家族的实力,引起朝廷宦官们的警惕。不然宦官们哪还能让袁家在暗中一点点的壮大?
对于袁伦的封赐,宦官们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们既不想让袁伦统领京师内的军队,又不想让别人说他们亏待功臣,他们有心像对待卢植一样,封给袁伦一个挂名的虚职,但又害怕引起袁家的不满。
这时何进说话了:“我是朝廷的大将军,既然袁伦立了功,那么就让他到我的军队里任职好了,这样也显得名正言顺一些,在我大将军手下任职,不算是亏待了他吧!”
宦官们大喜,这样袁伦就被朝廷派到了大将军何进的手下,担任起了精骑将军。
只是宦官们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做无形当中是将袁家推向了何进一方,何进得到了袁家的帮助,在京城中的势力更大了。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跟随袁伦进入了何进的军队,担任起了俾将军,成为了京师之中,众多将领中的一员。
就剩下曹操了,按说曹操是蹇硕一方的人,应该像皇甫嵩和朱儁一样,受到朝廷的重用。